京津冀拟建联动防灾机制

15.10.2015  11:42

  昨天 ,“京津冀减灾救灾工作协同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记者获悉,到2020年,市一级救灾物资规模将达到33万人的规模。

  据统计,从2005年至2014年,北京市年均受灾人口为45万人,年均因灾死亡人口为9人,年均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为1万余人,倒塌房间近千间。年均直接经济损失为24亿元,占本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年均0.15%。

  目前,本市救灾物资可应急保障21万人,储备的屋子有帐篷、睡袋、应急灯、净水车等。组建了50人的市紧急救援保障队。到2020年,市级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应达到保障23万人标准,再加上各5万人的代储中央物资和首都应急保障物资,救灾物资规模将达到33万人的规模。

  据了解,目前本市共有818个社区创建成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市累计培训1.2万名灾害信息员,为每个社区均配备1至2名灾害信息员。

  北京市建议,京津冀三地应建立灾情信息共享,加强灾情信息的沟通,对于即将发生的极端恶劣天气的气象信息及各类灾情信息,如跨区域的因灾死亡人员统计,要及时通报兄弟省市,共同做好各类灾情信息统计,抵御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来源:北京晨报 首席记者:崔红)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