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开展高校后勤合作
原标题:京津冀开展高校后勤合作 专家建议:安平、滦县、万全共建京津冀高校“菜篮子”
252所高校、400多万名师生员工,京津冀三地高校以如此庞大的规模带来巨大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在11月27日举办的京津冀高校后勤协同发展论坛上,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陆军恒建议,河北三个县各拿出10万亩地,打造京津冀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实现产地直供。
目前,高校农产品供应存在不少难题,农产品供应质量良莠不齐,供应渠道缺乏稳定性,特别是价格波动时找不到可依靠的渠道,食堂采购普遍零碎化,农产品供应与高校市场需求也不相匹配,消费愿望尤其是个性化消费难以满足。
统计数据显示,京津冀高校阵容强大,共有252所大学,其中北京87所、天津55所、河北110所。在学生数量上,北京有180万、天津57万、河北120万,此外还有近百万教职工和家属,三地高校食堂年度饮食消费总量巨大。
作为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理事长,陆军恒积累了丰富的高校后勤管理经验。他建议,从河北衡水的安平县、唐山的滦县和张家口的万全县三个县各选10万亩地,作为京津冀三地高校的农产品供应基地,直供给高校食堂。这三个县处在河北省三条主要河流流域,具备农产品洁净生产的环境和条件,且交通便利。
他还描绘出农产品供应机制改革的总体框架,建议建设三个平台,一是搭建京津冀高校食堂农产品供应市场协同平台;二是可联手河北省供销社、扶贫办、金融办、农业部门共同组建采购、生产、监管和消费服务平台;还可组建以高校为主体的服务支撑平台。
这一建议得到在场不少专家的赞同,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助理郑广天认为,采取食品原材料联合采购,可降低采购成本,也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他还提出,可建立高校后勤人才交流中心和培训基地,缓解用工难问题;此外,地域临近的高校还可展开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和设备共享,例如大学采购的大型疏通机、大型巴士等都可共同使用。(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