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医院院长论坛:河北患者来京就诊年逾越820万

09.05.2016  08:51

  中新北京网5月8日电 (记者 杜燕) 京津冀三地在医疗领域将开展哪些合作?如何让更多的京津冀民众在当地就医?5月7日,京津冀地区医疗协同医院院长论坛在北京举行,聚焦三地协同发展等问题。

  此次论坛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与北京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共同举办,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首次以京津冀地区医疗卫生协同发展为主题搭建的院长交流平台。

  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雷海潮在论坛上介绍了京津冀三地医疗卫生发展状况。他表示,目前,北京地区医疗机构门诊患者中,69%是北京本地的病人,31%是外地的患者,而外地患者中来自河北的比例最多,仅河北省到北京地区门急诊就诊的患者每年超过820万。

  他指出,从数据看,三地每位医生日均诊疗人次中,北京和天津基本持平,而河北仅是两地的一半左右,这说明河北不仅要增加医疗资源配置,更要提高效率。

  谈到三地的协同发展,他表示,目前北京的优质资料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六区,今后,北京城六区中,东城和西城不再批准建立设置床位的医疗机构、不再批准增加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和建设规模;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区,五环内禁止新建综合性医疗机构。“除了北京市区内的资源疏解范围之外,也规划和启动在京津冀地区开展对口支援、技术协作、组建集团和联盟以及委托管理等合作内容。

  “目前北京有100所左右的医疗机构与河北200所医院建立了对口联系和支援。”雷海潮称,北京和河北合作启动最早、且推进最顺利的合作项目是跟河北燕达医院。目前京津冀三地目前已经制定了2015-2016年协调发展具体行动计划,包括:联合推进医师和护士在三地电子注册并共享信息,互认资质;药品招标方面的政策协调一致,推进区域的联合采购,形成更好地招标价格;建立京津冀三地共享的影象诊断中心;建立京津冀三地就诊预约渠道和转诊制度等。北京卫计委副主任雷海潮建议,京津冀三地互相开放卫生计生数据库,推进数据互通共享联用。

  在论坛上,河北省卫计委巡视员李建国谈到,要务实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副主任申长虹表示,京津冀三地从2015年年初推动检验结果互认,现在初步确定有166家医疗机构互认检验结果,包括生化19项、免疫3项、血细胞5项目等,不仅方便群众,也节约大量医保基金。

  今天,来自北京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河北省儿童医院专家学者还分别着重围绕医疗大数据支撑、构建紧密型医联体等话题进行交流,院长们则围绕三地医联体运作模式、医保统筹和对接机制、实现分级诊疗等热点问题进行对话。(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