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成果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新闻发布会材料

26.06.2017  14:25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城市发展规划和人口分布为导向,统筹规划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定位,在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两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京津冀医疗卫生实现全面合作。京津冀三地已陆续签订医政、疾病防控、采供血、卫生应急、综合监督、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等方面的工作合作协议,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突发事件协调联动、血液应急调剂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建成京津冀药品信息数据库,完成了三地药品编码的比对,实现了定期交换药品资质信息及药品价格信息的共享机制。

  二是京冀重点项目扎实推进。2015年,北京与河北实施北京—燕达、北京—张家口、北京—曹妃甸3个重点医疗合作项目;2016年,落实北京—承德重点医疗合作项目;2017年,落实北京—保定重点医疗合作项目。此外,根据2016年中央关于京津两地对口帮扶河北省张承环京津地区的工作部署,我市已确定北京市10个区医院对口帮扶河北10个区(县)医院的“一对一”结对帮扶方案。

  三是京津冀协同成效明显。三地卫生计生委在制定完成多个技术标准和协作规范的基础上,2016年9月,在京津冀区域内启动三地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试点工作,确定了27个互认项目和132家互认的医疗机构。 2016年12月,实施影像检查资料共享试点工作,102家医疗机构试行共享17项影像检查资料。“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张家口合作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曹妃甸合作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曹妃甸合作医院”等合作项目相继挂牌。通过京冀医疗合作,合作单位不仅留住了更多本地病人,也吸引了山西、内蒙等周边外地患者。如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的“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开诊后,门诊和住院患者同比增长13.17%和18.38%,分流进京人员近万人。北京市属11家医院和1家企业医院共支持河北13家医院。统计显示,2016年在北京市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院患者中,河北患者人数占比从2013年的9.1%降至2016年7.5%,京冀医疗协同发展成效初显。

  二、非首都功能医疗疏解成效明显

  一是大医院规模扩张得到控制。严格执行医疗卫生领域的“负面清单”制度。严控本市五环路内的新增医疗资源,对于多个不同隶属关系的医院扩建和增床项目予以否决,初步遏制了大医院规模的盲目扩张。

  二是区域医疗资源疏解扎实推进。城市核心区优质医疗资源逐步向其它地区转移,已规划20个市属医疗卫生机构疏解项目,涉及疏解总床位5600余张;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进行沟通,初步形成13家委属委管医院的疏解意向项目汇总。在北京周边地区初步形成了33家医院或院区构成的医疗服务带,总床位达到29946张,占全市床位总数的26.4%;同仁医院、积水潭医院等11家三级医院在新城或城市居民集中地区建立分院或新建医院。天坛医院今年年底达到试运行条件;朝阳医院常营院区项目已完成床位批复;友谊医院、安贞医院等医院探索以PPP和特许经营等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分院或新院,规划、设计、立项等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三是区域医联体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已建立了覆盖16个区、包含50家核心医院和558家合作医疗机构的53个区域医联体,区域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逐步建立。潞河医院、顺义区医院、房山良乡医院等10家区属医院已被核定为三级医院,在辖区内起到了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

  回首过去的五年,在党中央英明决策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天津、河北兄弟省市积极支持配合下,北京医疗卫生在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健康北京是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北京卫生计生事业引领示范作用,与天津、河北共同编制和落实京津冀“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形成三地在资源配置、改革举措、政策执行等多个领域的经常性有效互动,努力为百姓健康服务,为国家战略服务,为城市运行服务,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