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京共论医疗机构公益慈善发展创新之路

18.08.2019  12:12

  中新网北京新闻8月17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2019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其中一场“医院公益发展论坛”上,医疗机构、公益慈善机构负责人等共同探讨医疗机构如何走出公益慈善发展创新之路,让老百姓“病有所医”,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今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疗事业得发展的目标,更加注重维护公益性,破除逐利机制,引导公立医院回归救死扶伤的本位。

  如何坚持公益性?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委会常务副主任袁钟以《为公养心,为私充体》为题阐述了医学的真正涵义。他强调,医院要坚持公益初心,医学是救死扶伤的科学事业,医务人员要多为病人及家属提供人文关怀,病人的感谢就是对医生的最高认可。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表示,湘雅医院一直秉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办院理念,坚守“”字当先的院训初心。进入新时代,医院聚焦民众看病就医新期待,重点围绕“便民、惠民、为民”三大焦点,通过落实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加强健康知识科普等三大健康行动,提升民众的看病就诊获得感、幸福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常务副书记李正赤以该院紧急医学救援为切入口,分享了医院社会服务实践的经验。他表示,该院2017年急诊量超过500万人次,近年来还参与许多重大自然灾害救援。他认为,紧急医学救援要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高关心就医院优化就医流程、成立患者俱乐部、扶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工作等举措,分享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红色医魂”。他表示,医院通过引进吸纳区内外的各种公益医疗救助资金,开展针对全区各族贫困患病儿童的医疗救治工作,先后筹集医疗救助款2000多万元,救助各族贫困患者和患儿1000多名。

  如何提升医院公益性?中山大学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主任程瑜从社会整合模式视角出发,提出需要结合政府主导的再分配模式、适当注入市场活力并最终落脚到互惠上面,才能很好地将医院公益性的公平性、效率性、适宜性以及服务质量践行下去。

  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武素英介绍了针对贫困对象的免院内会诊费、理发费、停车费、陪护床费、重症患者转运费、航空救援费、减免患者医保报销后的自费费用等“七免”精准医疗帮扶措施。武素英表示,这体现了医院“尊重、关怀、慈爱、共情”的服务共识,而医院彰显公益性要做好政策衔接,合理确定对象;要制定实施流程,优化服务体验,真正让优质医疗服务送到患者身边。

  当天,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党委书记季庆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莎茹拉、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党委副书记彭志坤、轻松筹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于亮、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助理兼医疗救助公益事业部主任金春玉等围绕医学人文、公益慈善资源配置等进行探讨,旨在探索出一条医疗公益生态发展之路,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完) 【编辑:陈建】

改善医疗服务百日行动:20项任务提升就医体验
  中新网北京新闻8月7日电 (记者 杜燕)向基层Bj.Chinanews.Com
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年底将达90%
  优化服务流程,缩短等候预约时间,Bj.Chin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