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推10项产业技术 产值达数十亿元

13.10.2014  06:28

  本报讯(记者 童曙泉)作为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和资本对接的新尝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日前推出10项发轫于本校的产业技术,其中仅“摄像式毫米波人体安检仪”一项,预计5年内产值就会突破20亿元。10项技术的产值总规模高达数十亿元。

  北京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蔡茂林透露,新发布的10项产业技术,分别来自信息电子、装备制造、能源交通环境、新材料、生物医学等北航优势科研领域。在这些领域,北航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其中,产业化最成熟的一项技术“摄像式毫米波人体安检仪”,是国内研制的首套具有实时成像功能的毫米波人体安检仪。它能够实现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等区域对人体进行快速、高效、安全的检查,以判别人体是否携带危险品,日后可大量应用于地铁、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等场所,并不断向博物馆、剧院、图书馆、热门旅游景点等应用场所拓展。北航苗俊刚教授是这一项目的发明人,他介绍,目前该项目已获启动资金4500万元,用于生产10台样机和未来两年的持续研发工作。预期5年内将实现产值逾20亿元,净利润8.96亿元,10年内可实现净利润10.16亿元。

  此外,“校园智慧社交门户Ihome”“下一代存储器STT-MRAM自主制造技术”“金属激光快速增材制造技术”“大载荷植保作业无人直升机”“电池单体在线主动均衡型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交通轨道列车轮对尺寸在线动态测试仪”“高铁用复合材料刹车盘”“超轻镁锂基复合材料”“电子人工喉”等看起来很专业的项目名称,背后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及对社会的深远影响。比如,“下一代存储器”已申请22项发明专利,相关的市场规模在2013年即已达到352亿美元;新型“无人直升机”最大载重800公斤,百亩农田喷药仅需一小时,部分型号已获20余架订单;而“电池管理系统”也有望催生中国自己的“特斯拉”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四五百公里。

  “这10项新技术是北航近年来科技创新成果的代表,已具备成熟的产业转化基础,具有广泛市场需求。一旦投入资本产业化运作,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航副校长张军院士表示,汇聚融合技术、市场和资本三要素,在政府、大学、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共同支持下,打造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路径,将引领高校进入“技术、市场、资本三个创新要素汇聚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3.0时代。

  发布会上,3个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代表性项目——“拍你丫”脚型定制、“城市一点即通”实景导航、云台可三轴精确定向的无人直升机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