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校友代表与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师生共话中国经济新常态

16.03.2016  13:03

清华新闻网3月16日电 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主办的“两会校友代表与清华五道口师生共话中国经济新常态”两场座谈会分别于3月10日、12日在五道口金融学院举行。

座谈会上,政协委员、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五道口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海英,水木投资集团创始人、1984级校友方方以及人大代表、宝新能源董事长、学院GFD首期班在读学生宁远喜,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EMBA2015秋季班学生谢子龙,EMBA2014春季班学生天明集团董事长姜明、春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裴春亮,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EMBA2015春季班学生徐爱华七位嘉宾与学院党委、学生党支部代表们共话中国经济改革等两会热点。 

第一场座谈会现场。

第一场座谈会中,赵海英、方方、谢子龙和宁远喜首先从实体经济最为关注的税费制度改革入手,分别就未来经济形式、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机遇以及金融改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赵海英认为过于复杂的税制会扭曲激励机制,教育投入则能从根本上减少收入分配差距。宁远喜与谢子龙两位人大代表此次都提交了关于企业税收、结构性减税的议案。谢子龙认为企业经营环境面临着税费负担沉重与惩治偷税漏税力度不足的双重局面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并提出个税合并、完善诚信机制的建言。

关于未来经济形势,嘉宾们均持有信心。赵海英认为稳定的大局至关重要。方方对未来经济形势抱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相信随着技术进步及居民消费生活方式升级,行业结构也应迭代更新。宁远喜认为未来经济增长要依靠新动能、新引擎的带动。 

面对经济新常态,嘉宾们着重强调了未来的发展机遇。方方认为中国服务业投资空间较大,同时技术革新对金融业将产生根本性影响,这也给学子们带来新机遇。谢子龙认为“在危险中发现机遇这是企业家的天性。”宁远喜则直言应达成改革的广泛共识,期待“好人经济”时代的到来。

谈及金融改革,赵海英认为金融改革还需以更快的速度推进,通过优化投资者结构、扩大递延免税比重等方式以广泛、宏观的角度改造资本市场,以安全有效的资源配置渠道将中国居民巨量的储蓄转化成有效投资,扩大直接投资、降低企业杠杆率。

第二场座谈会现场。

在12日举行的第二场座谈会中,姜明、裴春亮、徐爱华三位代表对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强调的“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的重要讲话感慨良多。

随后,三位嘉宾先后讲述了自己的辞职下海、白手起家的创业经历。三位代表同样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创业创新的直接推动者。姜明表示他未来一生的事业就是为创客服务,还提出了新时代创业者应具备“梦想、境界、实干、品德、闯创”等基因方可脱颖而出。从自己亲身调研、资助的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出发,徐爱华也提出了《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型新创企业》、《给青年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重视制度创新,紧跟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潮流》等建议。

新的历史机遇下“双创”有何不同?姜明认为一方面现今有优越的创业氛围和环境,同时今天的创新创业更多地要依靠创新驱动、科技驱动、人才驱动、知识驱动、智能驱动。能吃苦爱学习的品性、产业政策支持、巨大的内需市场、完善的基础设施……基于以上因素,徐爱华也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持有信心。

座谈会由中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主办,金硕151学生党支部、金硕152学生党支部、金博15学生支部承办,学院党委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与活动。

五道口金融学院导师、校友、学生中有39位当选为本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供稿:五道口金融学院 编辑:田心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