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载五棵松大集将落幕 选址四环外升级改造

11.01.2016  16:38

  

  2016年01月10日,北京,为配合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部署,持续了6年、60次的“五棵松大集”,将于2月4日关门收市

  为配合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总体部署,五棵松大集将告别京城百姓。在1月10日开张的最后一届五棵松年货大集上,450多位厂商准备了上万种吃、穿、用年货商品进行清仓甩卖。不少老顾客闻讯而至,淘年货的同时为大集“送行”。

  老顾客难舍大集 商户愿意跟着搬

  2016年已经70多岁的刘老爷子是五棵松大集的常客,“就算什么都不买,逛着也亲切!”老爷子告诉记者,小时候他常逛的是四川老家乡下的大集。“在我们那儿,把逛大集叫做赶场。方圆数里的农民挑着自家种的粮食、蔬菜、水果,摆地摊销售,那生机勃勃的场景至今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改革开放后,刘老爷子搬进京城久居,乡间大集早已成为儿时的记忆。几年前他偶然听说了五棵松大集,兴冲冲带着孙女来了。“哇!好大一个集哟!我看见那老粗布爱不释手,选了两件衬衣,挑了一件床单,摸着那纯棉的粗线,刹那间就有了原生态的感受。”

  最后一次逛大集,刘老爷子特地找到相熟的四川商户,买了些家乡的腊肉、香肠、樟茶鸭,还有川味名小吃米花糖、怪味胡豆、芝麻糖,“离开家乡六十多年了,在大集上还能找回儿时的味道。过年了,我要把这些年货分给在北京的亲戚们。”

  对于大集将要谢幕的消息,经营多年的老商户们在不舍的同时也表示理解。专营外贸真丝服装的魏大姐告诉记者:“我们支持政府的决定,为了北京的蓝天、交通,肯定得有人做出牺牲。五棵松大集以后离开海淀区了,我们也愿意跟着它走。”同泰仓杂粮专营的摊主也表示会跟大集一起搬迁,“老百姓有需求,搬到哪儿不是经营啊!”

  诚信经营 始终坚持无条件退货

  记者了解到,五棵松大集自6年前开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了60届,逛大集的消费者6年累计超千万人次。由于五棵松大集是从全国各地原产地进货,一站式到京销售,减免了多个中间环节,使货品价格比较大型商场降低约三分之一,甚至比电商还低一成。这也成为大集颇受京城消费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五棵松大集的主办方负责人介绍,大集的商户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三分之一来自源头厂家,三分之一来自尾货大户,还有三分之一为其他经营特色的个体商户, “我们收取的摊位费相对低廉,吸引了不少有特色的商户。”据悉,五棵松大集所经销的商品几乎涵盖了所有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只要您来逛一次大集,吃穿用基本都能解决。”

  而除了货品齐全、价格实惠之外,五棵松大集的口碑还在于其诚信经营的信誉,主办方实行严格的厂家准入制度,对厂商要审查其各种资质,确保依法依规经营。同时,大集制定了如同大商场一样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向顾客承诺包退包换。五棵松大集创办多年来几乎是零投诉,这在京城诸多大集、展销会上也是少见的。

  而最后一届五棵松大集将举办至2月4日。大集仍坚持无条件退换货原则。主办方表示,即使大集闭幕了,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想退货,也可以找到主办方解决。

 

  最后一届五棵松大集主打年货

  专家:大集的业态需要调整与升级

  盘点北京近年举办的各类大集,大约有近10家,有五棵松、马甸、首体、农展等。有关专家评论,大集这种商业模式是城市大型商业的一种补充,方便了普通百姓,推动了消费,繁荣了市场,搞活了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著名流通专家黄国雄认为,商品大集是一个升级版的展销会。通常展销会不定期根据季节举办,大家卖完货就走了。大集并不是卖完就走了,而是一直管理到底,它有新的管理模式和经营形式,有特定的消费群体,所以是一个新的业态。

  当前,基于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需要,“大集”这种经营业态也面临着调整与升级。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王凤宏副教授认为,未来大集可以采取商家注册,网下体验,网上购买,网上网下相结合,统一平台,统一结算,销售返点的方式进一步发展。

  这一观点得到了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周卫中教授的认同,未来大集的趋势应向线上、线下联动化转变,既可以缓解物流压力,也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据悉,目前,五棵松大集主办方正在西四环外选址,未来将对品牌进行升级改造。

来源:千龙网 编辑:李晓 FN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