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内平原农村采暖基本“无煤化”

05.01.2016  10:06

  记者 方芳

  到2020年,全市城六区和平原农村地区采暖将基本实现“无煤化”。昨天本市举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会上宣布,治理大气污染,本市将重点打好三大战役,即大力度治理农村散煤、高排放车和城乡结合部。

  战役一

  农村散煤:

  今年400个村完成煤改清洁能源

  据了解,本市已经用三年时间压减燃煤1000万吨,用煤总量减少43%。关停了三座燃煤电厂,加大“煤改清洁能源”力度,完成了东、西城区9.5万户“煤改电”,基本实现核心区“无煤化”,城六区“无燃煤锅炉”。

  在中心城区基本完成了清洁能源改造之后,农村燃煤污染仍然是当前重点。农村居民采暖用煤点多、面广、分散,电力、燃气等清洁优质能源基础设施供给不均衡。

  下一步,本市将总结中心城区“煤改清洁能源”的经验,加快农村采暖清洁化步伐。今年,将400个村的“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列入市政府与区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中,确保完成。到2017年,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力争基本实现“无煤化”。到2020年,全市平原地区农村采暖基本改用清洁能源。

  战役二

  高排放车:

  三年基本淘汰国Ⅰ国Ⅱ轻型客车

  高排放车是本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目前本市有560万辆机动车,其中国Ⅰ、国Ⅱ标准的有50多万辆,国Ⅲ重型柴油车有15万辆左右。高排放机动车虽然占总量比例不高,但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占比却达一半以上。

  本市此前已经淘汰老旧机动车超百万辆,实施了8800多辆柴油公交车的升级改造,新能源车达到3.5万辆。

  未来本市将继续综合施策,切实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减少高排放车的污染。其中对国Ⅰ、国Ⅱ轻型客车,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淘汰,继续实施老旧机动车淘汰补助政策。而对于重型柴油车,公交等八大行业新增车辆将全部加装捕集器,减少85%的颗粒物排放。对国Ⅲ柴油车,加大激光遥测和简易处罚力度。对外埠进京的“假国Ⅲ”柴油车,一律高限处罚。同时,加大新能源车的推广力度。

  战役三

  城乡结合部:

  清退“小散乱污”企业

  城乡结合部是大气污染治理的薄弱地区,存在数千家“小散乱污”低端企业,普遍使用燃煤,缺乏污染治理设施。

  为此本市将下大力气治理城乡结合部污染,加快城乡结合部的电、热、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减少燃煤污染。结合棚户区改造、拆除违法建设等工作,加快清退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小散乱污”企业。特别是把丰台、房山、大兴、通州南部四区作为重点,力争用2到3年时间,率先清退“小散乱污”企业。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