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互联网技术司法应用中心成立

29.08.2019  15:00

8月17日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互联网技术司法应用”新闻发布会,发布《互联网技术司法应用白皮书》,揭牌成立了“互联网技术司法应用中心”,并同时进行了移动微法院、屏幕共享、智能审判应用、天平链多项互联网技术实际司法应用场景的展示。


互联网技术司法应用白皮书》共约1.6万字,其中包括北京互联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念、根本目标、特色机制和取得成效,并选取了北京互联网法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十大典型技术应用,分别为:法律知识图谱技术、区块链技术、即时通讯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云视频技术、微服务架构技术、数据安全交换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每个技术应用都从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和应用实效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分别展现“移动微法院”“天平链”“屏幕共享”“智能审判应用”四大技术实际应用司法场景,具体展现了“互联网技术司法应用”的北互特色。

其中,移送微法院经过制作团队多次的的头脑风暴与一次次精细打磨最终诞生。它所提供的AI法官智能服务,已成功指导年过八旬老人通过手机完成整个诉讼过程。身在外地的当事人与不在法院的法官还可通过移动微法院完成调解笔录的签字和调解书的送达工作。真正实现了让让数据多跑路,让当事人少跑腿的转变。

屏幕共享则是在“网上案件网上审理”这个全新审理模式下应运而生的全新技术方法。屏幕共享是在庭审过程中由法官发起共享或当事人发起共享申请,参加庭审的所有诉讼参加人均可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在线现场观看申请方屏幕的操作。

通过屏幕共享功能可以有效的对电子证据进行勘验,极大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保护当事人诉讼材料的安全,也大大降低了举证难度和证据勘验成本,也使互联网审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阳光下的审判”。

北京互联网法院智能审判辅助系统即日起也将试运行。该系统的设计贯彻“用户中心”理念,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流程和制度也周到的关注了利用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并尽力确保智能审判所带来的好处能最大程度的惠及法官和当事人。法官们表示,虽然机器法官能够快速处理简单的案件,但是当面对复杂案件时,最终需要法官的经验和理性判断。

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区块链“天平链”技术,既是一把环保的“加密钥匙”,也是一个省力的技术校验“对勾”。案件当事人为了赶上开庭,将公证做了加急、快递,但仍然快不过区块链。跟公证相比,区块链把取证时间从几个月减少为瞬间,把取证的物力成本从一大摞卷宗降低为一个哈希值32字节,财力成本从上千元降低到了几块钱,甚至免费。

未来,北京互联网法院将在需求递进和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永不停歇。既环保又省心的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将会带来更多惊喜!

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表示,我们需要回答党和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法院,人民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法院。身处北京,我们还要思考北京首善之区建设、服务营商环境需要什么样的北京互联网法院,这样才能走得更远。今天的发布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答卷,下一步如何走仍需我们不断思考并推动落地。社会各方对我们的关注和帮助,也是在帮助整个社会的进步,帮助美丽中国的发展!我们将努力运用好互联网司法技术应用中心这个平台,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履行好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的职责,肩负起新时代新法院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责任编辑:梅玉兰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