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参赛作品展示:互联网时代亟须改变标签式思维

05.04.2016  17:43
[中国教育报]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参赛作品展示:互联网时代亟须改变标签式思维 - 人民大学
来源: paper.jyb.cn

编者按  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已进入冲刺阶段。大赛自启 动以来,得到了国内上百所高校的鼎力支持,很多高校为配合呼应大赛,组织了“校园评论大赛”。最近,一些高校陆续将本校评选出的优秀学生作品推荐至大赛组 委会。本周起,我们将遴选出部分作品陆续予以刊登,敬请关注。    

你拒绝的是道德绑架还是道德?

贾晓霖

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个词语是“道德绑架”,我们上网浏览新闻时,很容易发现这样的情况:凡是涉及诸如公交车上无人为老人让座或行人因车祸倒 地无人救援的事情,评论区的声音往往分为两派:一派是批评者的言论,指责乘客与路人的冷漠;另一派则是乘客与路人的维护者,他们的观点通常是:“帮忙是情 分,不帮忙是本分”;“不要对乘客及路人进行‘道德绑架’”,等等。

听起来似乎都很有道理。但笔者想问这些所谓的“维护派”,你确定你拒绝的是“道德绑架”,而不是“道德”?

孔子有过一段著名的“天下大同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闭,是谓大同。”其中,“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句话意为“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是为自己谋私利”。这是孔子对于人的社会属性 的肯定,同时体现了其对于一个社会人应尽责任的看法。

每个人都存在社会属性,因而在自身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为身边的困难者提供适当帮助,不仅是最基本的道德,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是虽无 法律规定但每位公民为了营造温暖的社会大环境而必须尽到的“软性”义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公交车上无人为老人让座,行人遇车祸倒地无人救援,对乘客和路人 而言,必定要受到道德的谴责。

我们拒绝不合宜的“道德绑架”,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道德”缺失亦是个人选择,他人没有批评的资格与必要。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营造良好的 社会氛围绝不能够仅靠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贴在墙上的苍白标语。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践行最基本的道德,多为别人着想一些,多帮助社 会上那些遭遇困难者,多做些“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的事情。

(作者系山东大学学生)

不能打着“完美”的旗号折腾学生

陈永斌

最近,国内一些省份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查高校学生寝室环境及卫生情况,并对全省高校进行排名。于是,各大高校纷纷“发功出招”。有的每天一 院检,隔天一校检,并将情况不理想寝室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其全体成员评优评奖和入党等各方面资格;有的甚至要求学生每天跪在地上擦洗寝室地板,确保其一尘 不染;有的则要求学生在领导巡查期间不准上床午睡,不准在寝室吃东西,甚至不准随意出入寝室,等等。

近几年,高校学生寝室脏乱差现象确实较为突出,应该引起重视,并加以改善。一些省份组织高校查寝的动机和目标,值得肯定。然而,为什么在一些高校,好好的一件事查着查着就变了味?

笔者认为,首先是部分高校自身的问题意识淡薄。为什么有些学校看到了学生寝室破旧,存在明显的安全问题,却就是不肯翻新、装修呢?说到底, 还是不肯使用相关经费,存在侥幸和功利心理;为什么有的学校动不动就采用取消学生评优评奖、档案记过等处分,而不愿踏踏实实处理好卫生问题呢?说到底,还 是存在敷衍和取巧心理。

其次,上级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高校不愿被查出问题。如果将这种行政关系运用到教育关系上,尤其是将教育资源及教学经费等奖罚手段挂钩到教育关系上,就会导致高校为了避免惩罚而刻意隐瞒真相,也就不会将学生寝室安全及卫生问题如实上报了。

教育无小事。当上级主管部门不辞辛苦查找问题时,各大高校也应勇于担当“教书育人”的职责,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不该为了追求“完美”损害学生权益。有问题但敢于承认和改正的学校才能进步,表面上看不到什么问题的学校,才更让人觉得可怕。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学生)

费流量的“低头族”莫费了青春

陈相玮

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一句戏谑的话道出了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普遍“症状”。不少大学生成了走路低头、上课也低头的“低头族”。

为了遏制“低头族”沉迷于手机的恶习,许多高校教师“发明”了各种解决办法,如改变授课方式,提升课堂吸引力,严明课堂纪律等。显然,改变 学生的使用习惯是拯救“低头族”的切入点。然而,习惯的养成也需要一个过程。对于那些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来说,通过严明纪律来逐步培养健康的习惯十分必要, 因为一种习惯的养成,在起步阶段往往并不是靠“觉悟”来实现的。要改造“低头族”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必须借助一定的约束性力量,久而久之,新的“规范” 才会造就新的“习惯”。

但不少学生并不会轻易买账。有的说“使用手机是我们的自由”,有的说“上交手机是对大学生自制力的侮辱”,还有不少“吐槽”者把皮球踢给老师:“如果老师上课内容足够吸引人,我们也不会去玩手机啊!

在笔者看来,这些反驳者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大学是宝贵的学习阶段,也是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参与竞争之前的最后一个庇护所。大学生应该有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走向社会之前就做好各种能力储备,而学好课堂知识是夯实专业技术的基础。“低头族”一旦错过课堂,蹉跎几年下来,耗费“流量” 是小事,更是浪费了青春。如此看来,“低头”的代价岂不是过于沉重了一些?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学生)

互联网时代亟须改变标签式思维

吴淑斌

女明星的相貌与小时候变化稍大,一定是后来整了容;大学生扶起老人引发纠纷,老人一定是在讹人;医生手术台上自拍,一定是没有医德,不顾患者死活……如此种种,都是典型的标签式思维。

标签式思维的存在,往往使人无法对事情作出客观理性的判断。而在互联网时代,标签化思维更易泛滥,裹挟舆论走向的同时,对被贴标签者造成更大伤害。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面对某个未知真相的事件,公众往往会循着“经验”作出分析判断。如果之前积累起一定的社会情绪,这时就会借新的事件 发泄出来,借此“印证”自己之前判断的正确。这种方式降低了思维成本,却容易以偏概全,将某一特征强加给一个群体。而所谓的剧情反转,其实只是剧情的发展 与一些观众的臆断不同罢了。表面上看,标签化思维伤害的是某个群体,而在更深层面,它扭曲了社会认知,制造了社会戾气。

互联网时代,人们在标签化思维之下会快速走到一起达成“共识”,营造出“社会舆论”。此时,即使保持着理性思考的人,面对与自己经验认知相 似、得到多数人认可的标签式“结论”,也容易被裹挟。在浪潮般的舆论压力之下,强者群体变弱,弱者群体更弱。人们在事情尚无定论之时,自以为把问题看透 了、解决了,以互联网为发声渠道,直接、提前地对当事人进行评判和指责,无疑是对当事人或当事群体的一种伤害。

因此,标签式思维亟须转换。而其形成于日积月累之中,并非三两次“剧情反转”的新闻事件所能改变,但每一次的反转都能给大众带来一定的反思 与警醒。媒体人更需以谨慎态度对待一切与以往相似的事件,不先入为主地传播标签式思维,更加负责地对待手中能发出更大声音的“麦克风”。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学生)

原文链接:

[中国教育报]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参赛作品展示:互联网时代亟须改变标签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