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山一号汉墓音乐考古学研究项目结题会议在苏州校区召开

11.11.2015  07:35

11月6日下午,盱眙大云山一号汉墓音乐考古学研究项目结题、鉴定验收会议在苏州校区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石佳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东亚音乐考古研究所负责人王子初,南京博物院副院长李民昌,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则斌,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东南文化》主编毛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教授关东海,国土资源部南京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汪建明,上海琉园水晶工艺有限公司周颖,武汉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工程师李明安,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冯卓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教师王友华等出席会议。

项目主持人王子初教授作了详细的项目研究报告。他指出,经过长达五年的艰苦努力,课题组全体专家以及各合作厂家在大云山出土乐器的研究和复原复制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巨幅仿玉玻璃编磬属于中国玻璃技术史上的旷世之作,在修复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难题与抉择。王子初教授从修复理念、复原复制探索两大方面讲述了修复玻璃编磬的过程。他强调,文物的复原不能超越历史时代,在不违背历史现实的原则下,合理利用现代的一些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保留文物的原貌,既能充分展示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收到古为今用、与现代社会接轨、与世界乐坛融通的效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关东海教授、上海琉园水晶工艺有限公司周颖女士、武汉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工程师李明安厂长作为专家组成员和合作厂家代表分别发言。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李则斌所长对王子初教授及其团队在此次大云山一号汉墓音乐考古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赞赏,对参与这一课题的众位学者和专家辛勤付出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大云山一号汉墓音乐考古学研究是最具学术内涵、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科学研究,体现了我们华夏民族两千多年以前在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方面的高度。

李民昌副院长代表南京博物院对王子初教授及团队的研究结果表示高度的肯定,对大家为修复编磬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并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与课题组的专家同行继续合作。

南京博物院对出土文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验收。

会议在冯卓慧副研究员演奏的编磬打击乐“东方红”的乐曲声中结束。

盱眙大云山1号汉墓出土乐器及其复原研究》暨《盱眙大云山1号汉墓出土玻璃编磬研究》为南京博物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东亚音乐考古研究所合作的音乐考古科研项目。该课题对江苏盱眙大云山1号墓的考古发掘,进行了音乐考古学的全面考察、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西汉以往的音乐考古发掘成果和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研究做了系统归纳,进而阐述了大云山1号汉墓音乐考古发现的重大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