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绿色发展新脉动

04.12.2015  14:59
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以资源非消耗型发展方式,守护利用好彩云之南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让森林旅游成为——
云南绿色发展新脉动   森林之于人类,是永恒的绿色家园。
  云南懂“绿”、护“绿”,更想用好“绿”。
  天蓝如洗,层林尽染,深秋的普达措国家公园风景如画。在层层叠叠的绿色中,游人大口呼吸林海中清新湿润的空气,与欢跳觅食的松鼠不期而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里浑然天成。
  如今,以保护为前提和核心,依托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利用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林业资源开展的森林旅游,逐渐在云岭大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云南添彩增色的森林旅游,以资源非消耗型的林业产业发展方式,在云南林业产业、民生林业的新征程中,标注出一个醒目的绿色坐标。
   选择  实现“天赐”财富的永续利用
  从滇西北独特险峻的雪山冰川、高寒森林,到滇西、滇西南的热带雨林,再到滇东、滇东南的喀斯特地貌,莽莽的原始森林、珍贵的湿地资源、丰富多样的物种,蕴藏着无穷的神奇、巨大的魅力,构成了云南独特多彩的自然生态体系。
  在这片土地上,有2.87亿亩的森林面积,56.35万公顷的各类湿地资源,种类和数量占全国50%以上的珍稀动植物物种……一个一个的“物种基因宝库”让人惊叹。
  然而,不容回避的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提速、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同时,大发展的热望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资源约束趋紧和生态系统脆弱之间的矛盾不断放大,如何保证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省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比较落后,但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愿望又十分迫切。”省林科院博士生导师杨宇明教授坦言。以大量的资源消耗换取经济发展,造成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的路子不难再走下去。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云南,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地位举足轻重。“把云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排头兵”、“把云南建成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一系列来自党和国家的要求与定位,让云南直面如何守护利用好宝贵森林资源的历史命题。
  破解美丽背后的“窘境”,实现保护与利用双赢,云南亟须起而行之的探索。
  此时,森林旅游,这种在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基础上,通过对生态的保护,进行负责任的旅游等非破坏性使用,从而提高森林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与社区经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方式,进入云南的视野。
  而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重新认识与向往,又为发展森林旅游奠定了市场基础。
  立足资源优势,借鉴成功经验,与旅游相结合,积极发展森林资源非消耗型产业,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森林旅游作为林业产业的九大产业之一来发展,探索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双赢的全新发展模式。
  实践  保护与利用双赢的云南探索
  森林旅游,前景广阔,但要做起来并不简单。作为人类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阶段中的最高形态,其发展路径的探索并非易事。
  云南立足自身优势,按照“严格保护、强化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一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树立开发与保护双赢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以高水平规划为龙头,建立健全保护、开发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机构,推进地方政府、保护管理机构、旅游经营企业和社区居民多方利益共享机制的形成,将云南森林旅游推上发展快车道。
  省林业部门与旅游部门强化部门协作,建立起联合推动森林旅游发展的长效机制。做好资源调查和规划设计,全省先后完成了全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国家湿地公园、2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4个国家森林公园先后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11个国家森林公园启动了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础。
  寻找保护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云南率先引进国家公园理念,开始了基于国家公园建设的新型保护地模式的探索。
  2007年6月,我国大陆首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挂牌。多年的精耕,终于结出果实,云南林业发展迈入新天地。
  至今,云南已建立起普达措、老君山、梅里雪山等8个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不建设与资源保护目标相抵触的设施,不开展与资源保护宗旨相违背的活动”的建设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可。
  “用不到5%的面积,实现了对公园95%区域的全面保护。”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杨芳表示,国家公园在保护、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5个方面日益发挥出其独特的聚合功能。
  8个国家公园建立后,共增加保护面积32.8万公顷,更多的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受到保护。与此同时,700余户社区群众参与国家公园内的土特产、工艺品销售,以及马队运输、食宿接待等近十项经营活动,还为社区群众提供了巡护、环境维护、导览等工作岗位约1200个,2014年发放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总数达3493.67万元。
  依托云南生态资源多样的特点,这边国家公园风生水起,那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同样百花齐放,构成了全省主要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目前,云南省已建2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13个省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总面积达15.17万公顷;各类自然保护区159个,总面积283.51万公顷;建立红河哈尼梯田、洱源西湖、普洱五湖等11处国家湿地公园,并全部纳入国家投资补助。
  不仅要遍地开花,关键还在于管得好。2014年,我省启动了《云南省森林旅游发展规划》的修编工作,用于指导全省森林旅游工作的开展。《森林旅游示范区评定规程》等标准正逐步完善并在各地复制推广,普达措国家公园、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实现了“一园一法”、“一区一法”,为森林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结合科考保护,叫响云南品牌。滇金丝猴、亚洲象、巧家五针松等物种在研究监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吸引游客的明星物种。同时,“中国红嘴鸥之乡”、“中国黑颈鹤之乡”、“中国白眉长臂猿之乡”等成为昆明、昭通、保山等地森林旅游的金字招牌。
  2014年,云南省共接待森林旅游游客3314.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25亿元,直接带动其他产业产值38.12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率分别达到148%,443%和275%。与此同时,全省85%的典型生态系统和近80%的珍稀濒特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得到了有效保存和保护。
  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湿地公园为主体,全省森林旅游体系已初步形成,为旅游二次创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绿色动力”。
   展望  森林旅游产业前景可期
  云南森林旅游渐入佳境,但面临的难题也不少。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多龙治水”局面亟待打破;对森林旅游的不同理解导致的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博弈,以及低水平引资开发等等,都是发展森林旅游必须解决的难题和矛盾。
  瞄准问题,聚焦发展。我省将从立法、执法、政策和监管等环节上,进一步维护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各种关系,抓好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充分发挥林业部门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理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完善国家公园建设标准,扩大国家公园试点范围,放大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效果。推进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自然资源保护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好云南丰富多样的森林资源。
  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扭转全省湿地功能退化趋势,以保护特有湿地、恢复一批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为重点,完善湿地保护新机制,规范湿地资源利用方式,探索湿地保护新措施。利用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契机,加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科学恢复退化湿地,加强湿地科普设施建设,科学开展湿地特色旅游,用先进理念,探索一条湿地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途径。
  在保护中做大做精森林旅游产业,开发一批功能完善的旅游精品景区,合理利用森林生态景观、自然文化环境和森林公园,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疗养,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旅游商品,加强森林文化教育基地和森林博物馆建设,提升云南森林旅游的品质。
  目标笃定,路径清晰,生机勃发的云南森林旅游值得期待。(记者  崔仁璘  张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