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乳肉兼用牛培育自主创新联盟年会举行
本网讯 12月20-21日,2020年“乳肉兼用牛培育自主创新联盟”年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会。大会由“乳肉兼用牛培育自主创新联盟”主办,我校三亚研究院、鞍山恒利奶牛场、济南科派科斯种畜有限公司、德国宝牛育种中心北京代表处、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谢尔塔拉农牧场有限公司协办。全国畜牧总站站长王宗礼,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成果等应邀出席大会并作报告。
王宗礼指出,发展乳肉兼用牛对于满足人民对牛奶、牛肉的需求有重要意义。他对联盟发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夯实基础工作,加强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后裔测定和数据库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二是加快育种技术创新,提高数据采集和遗传评估的效率,扩大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三是深化联合育种体系,产学研深度融合,育种-生产-加工良性互动,形成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四是加强遗传资源创新利用。发挥地方品种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优质特色性状基因,培育新品种、新品系。
刘成果指出,中国奶业想要健康发展,中国牛肉供应想要得到有效缓解,离不开乳肉兼用牛的发展,希望联盟能把我们中国自己的乳肉兼用牛品种培育出来,解决奶缺肉少的现状,满足人民对后小康生活的需求。刘部长为联盟发展提了五点建议,一是联盟要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建立育种协作组;二是联盟要由虚转实,积极申请项目资金支持;三是联盟要设立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细化到人,落实到年度目标;四是联盟要主动发声,进一步壮大队伍,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联盟发展和工作情况,得到切实的支持;五是联盟要时刻围绕企业需求开展工作,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升兼用牛综合效益,保证联盟长期可持续发展。
联盟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朱化彬研究员介绍了2020年“联盟”建设的整体进展。联盟理事长、我校动科学院王雅春教授以中国乳肉兼用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年)为主题,介绍了乳肉兼用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总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技术路线。新疆农业大学黄锡霞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新疆褐牛育种现状、体型鉴定工作进程以及体型基础数据分析情况。我校生物学院孟庆勇教授以乳肉兼用牛遗传标记芯片研发为题,分享了他在芯片研发上取得的进展。
年会邀请了多位行业明星带来了“重磅报告”,向大家分享前沿、独特、新颖的内容和观点,共同探讨兼用牛培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技术与产业碰撞出了多彩的火花。
年会上,“乳肉兼用牛联合育种协作组”和“乳肉兼用牛新品种培育协作组”正式成立,协作组由全国27个单位组成,致力于我国乳肉兼用牛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工作,进一步夯实乳肉兼用牛在保障人民“奶瓶子”和“肉案子”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全国从事乳肉兼用牛的养殖企业、合作社、种牛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多名代表参加大会。本届大会全程直播分享,全国各地的兼用牛从业者参加了线上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