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少年宫走出一支百人管乐团

14.03.2016  11:07

  农村娃也进少年宫,学画画、音乐、舞蹈,甚至还建立了100多人的管乐团。记者从首都文明办了解到,全市经过近5年建设,已经在远郊区建成6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133个市级校外活动站。村里娃在家门口就能踏入艺术殿堂,极大地缩小了素质教育的城乡差距。

  10岁的何小山,是通州区宋庄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我喜欢跳舞!”她的喜欢,可不是跟着村里的大妈们扭秧歌,而是能下一字马、能单腿站立完成“直一字马”,还能独自完成民族舞蹈《茉莉花开》。

  其实,何小山直到进入小学才开始学舞蹈,比城里孩子要晚了三四年。幸运的是,她赶上了学校乡村少年宫招生,得到了舞蹈学院本科毕业的老师的指导。专业的教学、刻苦的训练,小女孩很快进入了舞蹈专业的世界。

  有着1300多名学生的宋庄镇中心小学,学生全部都是农村娃,其中大约一半还是流动人口子女。从2011年开始,学校少年宫开始建设,两年前被命名为通州区乡村学校少年宫,随后又被命名为国家级乡村少年宫。

  在各级财政支持下,学校拥有设施完备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艺术专业教室,按照国家规定配齐配足了各种艺术教育器材、设备,还有拥有460个座席的礼堂、1450平方米的综合活动馆。学校在乡村少年宫开设了95个“兴趣项目”,并组建了腰鼓队、民族舞蹈队、铜管乐队、舞龙表演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在少年宫的特长项目。”校长武志松告诉记者。武志松同时也是少年宫的主任。

  与何小山一样,不少孩子在少年宫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11岁的崔添爱,因为先天性咽炎不能参加合唱团,却在三年级时因为节奏感强,入选了校乐团,演奏小军鼓十分出色。原本略微内向的她,已经敢在广场演奏,还参加了市里的庆“六一”、区里的艺术节、迎新年等活动。

  崔添爱所在的宋庄镇中心小学少年宫管乐团,现在已经有100多人的规模。孩子们使用的乐器种类多达二十多种,包括黑管、长号、马林巴琴、萨克斯等等。乐团对外聘请了解放军艺术团、敦善管乐团等专业乐团的老师,到学校为孩子作指导,甚至还专门请了一位校外的专业指挥。这个乐团不但经常参加区里、市里的演出活动,还拿下了全市学生音乐比赛的一等奖。其中大多数孩子在进乡村少年宫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这些专业乐器,如果不是有少年宫的舞台,他们甚至连乐器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宋庄镇中心小学下辖的6所完全小学,也都依托中心校资源,各自开展少年宫活动,组建特色兴趣小组。例如,距离中心校约17公里的葛渠小学,就有一支几十人的管乐团,演奏水平还非常高。

  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是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等在2011年发起的一项工作。首都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处长常建军介绍说,经过5年建设,像宋庄镇中心小学少年宫这样的乡村少年宫,目前在全市10个郊区已经建成67所,同时还在更偏远的完全小学、山村小学建立了总共133个市级校外活动站。

  据介绍,乡村少年宫已经成为更多孩子全面成长的大舞台。“经典诵读”“武术”“少儿茶艺”“围棋”等活动,让孩子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密云区檀营满族蒙古族小学的“蒙古刀术”、大兴区长子营镇第一中心小学的“五音大鼓”、平谷区大华山中心小学的“葫芦彩绘”、门头沟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的“太平鼓”等特色项目,不少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为了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成长,乡村学校少年宫除了充分发挥现有教师作用外,还通过市、区财政购买服务,引进了上千名校外辅导员队伍,聘请艺术剧团、体育运动队、科学院所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内的专业人士参与校外辅导员工作。如密云区巨各庄镇中心小学聘请中国合唱协会孟大鹏成立名师工作室;延庆区井家庄中心小学聘请了首都师范大学的陶艺专家胡远教授担任辅导员。目前,乡村学校少年宫从事教学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校内辅导员共有2580余名。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李晓 FN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