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行走乡村十七年 医者仁心活下了黄河边的数千名百姓
17年的时光也让贺星龙由初出茅庐的小伙儿,成为一位为四邻八乡叩诊去病独当一面的医者。
【砥砺奋进的五年·圆梦中国人系列报道】
未来网(www.k618.cn)北京10月3日电(记者 刘璐)“虽然咱没有挣下钱,但咱活下了黄河边28个村4600多名老百姓,也觉得很开心,我觉得我活的挺高兴的。”乡村行医17年的贺星龙说。
行医17年,贺星龙用双脚丈量着黄河两岸的土地,行医范围从一个村发展到28个村,辐射人口高达4600多人。17年的时光也让贺星龙由初出茅庐的小伙儿,成为一位为四邻八乡叩诊去病独当一面的医者。其出诊总行程达40多万公里,出诊次数高达17万次,十七年为老百姓垫付医药费10万元,为百姓免除出诊费达35万余元。
医者仁心贺星龙 我已离不开脚下这片热土
乡村医生贺星龙。图片来自网络
“你看我们的黄河边上都是老人和孩子,他们最期待的就是身边有一个会看病的医生。我要留下来给这部分人看病,让他们健健康康的活着。如果我走了,心里也不是个事。”行医十七年贺星龙早已离不开脚下的这片热土。
2000年贺星龙从卫校毕业后,便选择回乡行医,让贺星龙坚定回乡想法的,却源于儿时祖父的离去。“我十二岁那年爷爷得了一次病,就是一个普通的感冒,高烧不退,那个时候家里没有钱,村里没有医生,严重的时候才送到医院,但是到医院以后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祖父的离去,让年幼的贺星龙有了最初的学医梦,“我爷爷这件事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那个时候就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当一名医生,回村给看不起病的村里人看病。”
乡村医生贺星龙。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求学之路并非坦途,初中毕业后,贺星龙考上了当地卫校,只是贫困的家庭却无力支付仅三千多元的学费,“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卫校,当时通知的学费是3600多元,可是我家里只有302块钱,所以根本就不够。”就在贺星龙准备放弃求学选择离乡打工的时候,村民听闻此事,“村里人听说了都跑到我们家和我爸妈说,要不孩子考上了咱们大伙互相凑一凑,那个时候我的学费都是村里三十、五十凑出来的。”
承载着村民希望的贺星龙在学校的学习异常勤奋,“我当时上学走的时候想一定要当上医生,回村给村里人看病。”
回乡十七载苦过累过 乡村医生仍坚守承诺留乡行医
时至今日,贺星龙已回乡17载,苦过累过,但是对于未来贺星龙却从未想过放弃,“以前怎么干,现在还是怎么干,还是坚守。”
寒来暑往,贺星龙承诺免费出诊的诺言从不曾改变,但是常年的出诊也让贺星龙身体开始出现问题,由于其所在的村庄隶属山西大辽县,地处黄河两岸,沟壑纵横,出去一次不容易,所以每次出诊贺星龙都会背着重达30多斤的药箱,和所有乡村医生背的药箱不同,贺星龙是自己做的药包,每次出诊他都会带上上百种药,这样的药包补了又破,破了又补,新旧交替。17年贺星龙已经用坏了十二个,常年的负重前行,让贺星龙的肩膀早已经异于常人。
乡村医生贺星龙。图片来自网络
而常年的出诊奔波,雨来雪往中不仅让贺星龙的关节时常在在阴雨天疼痛,他的腰也因为频繁骑摩托被诊断为腰间盘突出,“我们这边风大,我每天早晨就出诊,走了这家去那家,而且路上吃饭不规律,村里全都是土路,长时间骑摩托腰间盘突出,但是这几年路好一点了。”
据贺星龙绍,“周围村加起来有四千多人,这些村都散散落落的在黄河边上,我就是骑摩托绕着一个村一个村的看,每天都会接到二十多个电话,有胃不舒服的、感冒的。离我们村最近的村是25里,之前病人多的时候,一天要跑150里路,大部分的时候是一百里或八、九十里。”
“一条川、两面垣、沟连山、水入黄,面积大,人口少,十年有九旱。”成为贺星龙家乡最真实的写照。
贺星龙留守家乡为百姓治病,由于当地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数量大,贺星龙最初便许下不收出诊费的承诺,而至今他已经为当地百姓免除出诊费高达35万元。
路难行但心有坦途 百姓信任给了贺星龙前行的勇气
“周围村都是老年人、五保户、所以95%的病人需要我出诊,谁家都有我电话,名片。我们这儿每个老年人的手机上都存着我的手机号,一有
病了都会先给我打电话。”贺星龙告诉记者。
乡村医生贺星龙。图片来自网络
回乡之初,刚从卫校毕业的贺星龙,在乡亲们的眼里还是个孩子,所以最开始找贺星龙看病的村民并不多。“要不就是一天连一个也没有,要不就是一天有一个,或者是隔几天有一个,当时病人很少。知道他的人更少。”贺星龙的妻子陈翠萍回忆。
直到一次机缘贺星龙救治了一位家人都已经放弃了的老人,“那时候我就抱着一种态度说啊,咱试一试,咱就把那个链霉素和青霉素打上,家里那个时候还有氧气,把氧气吸上,后来打了三天,高烧的症状退了。看了看也不昏迷了。”此后来找贺星龙看病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卫校读书的时候,贺星龙便为以后回乡做好了打算,“村里什么病都有,我也是什么病都看,咱知道咱以后要回村,所以我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什么都学了,而且你在村里看病,必须得是一个全才医生。”
据贺星龙介绍,在其居住的得地方,接受过专业系统医学培训的医生除了自己其余的都是“赤脚医生”。
由于长年累月的奔波,贺星龙的关节炎时常在阴冷天气中发作,但正是因为相亲们的信赖和不舍,贺星龙计划今年冬天买一辆车,“现在我骑摩托会关节痛,所以今年冬天我想买一辆汽车,一是能让出诊方便一点,再一个就是遇到转诊的病人,可以帮助病人转到县里的医院。”
小乡村看医疗改革之变 群众看病不再难
“这几年要比以前好的多了,尤其在老百姓这块,什么病都能报销,以前五保户在我家取了药也没有钱,这几年小病我在村里就看了,大病去大的医院就不用花钱,整体来说真的是变好了。”作为一名乡村医生,这几年国家在医疗改革上作出的努力,贺星龙有着切身体会。
曾经的村民因为看病难看病贵而不得不放弃治疗,而今的村民已然不复昨日之姿。贺星龙在偏远山区中的所感所想并非个人情怀,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医生的治病救人梦,更是一个伟大的中国梦。“全民有医保,看病不再难”不只是一句口号,其更是国家对数十亿百姓许下的庄重承诺。有此待遇的乡村并非贺星龙家乡,其更代表着数以万计的中国乡村医疗改革的变迁。
在贺星龙的讲述中还提到,现在村里卫生所的医疗条件也在逐步改善,各类医疗仪器也逐渐被分配到当地村卫生所。提到这些贺星龙言谈中颇有自豪的意味。
但作为乡村医生,贺星龙的考虑还有很多,已经行医十七年的他,近几年身体已不如年轻时候的自己,“前几年特别年轻嘛,特别有心劲,也高兴。”虽然贺星龙没有直言现在,但是从话语中记者还是感受到了他的辛苦和疲累。
谈到未来贺星龙有着深切的担忧,由于村里医疗条件差,再加上乡村医生的工资并不高,这样的待遇如何能吸引从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来乡村为百姓治病。“因为乡村医生的待遇问题,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回到村里,我们现在还年轻,这几年还行能在村里种点地,如果说年纪大了,没有收入了,(该怎么办)这是好多年轻人考虑的后果。”
贺星龙说自己曾向国家建言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现在我们这儿乡村医生的待遇每个月就400元,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来吸引更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人,回村里当医生,为更多村里的百姓服务。”贺星龙担心长此以往,未来“乡村医生”将会后继无人。
当提到自己的儿子女儿,贺星龙不免有些愧疚,由于村里没有学校,贺星龙的爱人不得不带着孩子到县城求学,因为对乡村百姓的诺言,贺星龙没有离开,时常不再儿女身边的贺星龙颇感愧疚,但是让贺星龙高兴的是,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下,女儿小小年纪便已流露未来想要成为一名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