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反思城市发展问题 共寻留住乡愁之道:“都市与乡愁”——首届城市文化发展高峰论坛在北师大成功举行
2016年12月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主办的“都市与乡愁”——首届城市文化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教授、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主任宋贵伦同志、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崔新建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陈来、阎崇年、欧阳哲生、李河、许宏、潘知常、张曙光、王先明、包亚明、阙志兴、程广云、邹红、周尚意、晏辉、刘孝廷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以及美国犹他谷大学等科研机构的50多位专家与会研讨。
陈丽副校长首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对论坛的举行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高度肯定了论坛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成立14年来的成绩,指出:文化院整合北京文化资源和科研力量,聚焦文化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研究领域的重镇。目前,文化院放眼世界和中国文化发展新的大的格局,突出文化价值为中心,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现实对策研究、历史文化梳理和品牌活动开展,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高端智库。她还认为,“都市与乡愁”这一主题非常有意思,相信这次论坛一定是一次难得的文化思想盛宴,也是一次名副其实的高峰论坛,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最后,她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主任宋贵伦同志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自己与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的渊源,并向14年来支持和参与研究院工作的领导、专家学者和老师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宋书记在致辞中强调,在研究中国文化时,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和社会文化并列,应该成为我们城市发展和研究的着力点。
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主任崔新建同志高度评价了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取得的丰硕成果。在致辞中,崔新建指出,都市人的乡愁应当与乡下人的都市梦是相关联的,相伴生的。他从这两个概念出发,对都市与乡愁的主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阐释。
与会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进程总是激起人们浓浓的乡愁。公共性城市精神与私人化乡愁之间的现实张力,推动着人们在城市社会进步与留住传统文明之间寻求一种动态平衡,这已经成为时下都市文化建设的明线与都市人社会心理的伏线。陈来聚焦于北京现代城市文化的变迁,阐述了近代北京文化的主体与特性、1949年后北京文化的破坏及新北京文化与老北京文化的关系,指出北京的文化传承绝不应当是在语言上,而是传承北京文化历来被推崇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并融合新的价值观和生活观。阎崇年提出,乡愁是一个历史范畴,自从有了城市就有了乡愁,乡愁体现为交通之愁、工作之愁、住房之愁、孤独之愁和文化之愁。许宏对城市的起源作了考古学观察。王先明通过回溯乡土中国百年来的现代化进程,剖析了乡村文化日趋失范现象背后的复杂因素;张曙光围绕“城市的气息何以让人感觉自由”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中国的城市能获得自治吗?能成为自由的城市吗?与农村能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吗?一向缺失生命力和自身的造血功能的城市可持续吗?晏辉从人类的现代化进程这一宏大角度切入,反省了这一进程中城市化导致的伦理后果,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刻思考。
与会不少专家还对什么是乡愁、城市乡愁的特点、如何留住乡愁进行了文化哲学层面的探讨。潘知常将乡愁定义为一种关于成长的生命美学。他认为,城市展开了人性的全部可能性,我们不应该盲目批评城市,尤其用乡愁抨击城市,并概括了城市物体系的三个象征:第一,一个城市如果是尊重人,它一定是有生命的;第二,尊重人的权利和人尊严的城市,不被后人诟病的城市一定能发展的;第三,一个有境界的城市应该体现想象空间和意向空间。李河将乡愁分为两种,一种是主体离愁即别离造成的离愁别绪,另一种是客体消失引发的乡愁,即无家可归的乡愁。从都市和都市化中国角度去看,都市化的中国,特别近30年发展太快,乡愁已然处于濒危状态,这种濒危的状态正是现代性的产物,乡愁的话题可能在将来与生活越来越遥远。章伟文侧重探讨乡愁与精神栖居之关系,指出乡愁源于城市化中人类之物欲膨胀,进而探讨了我们如何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人文关怀,疏解乡愁这一重要问题。程广云从农村向城市变迁的这一“大历史”进程出发,指出其与民粹主义的深刻联系,辨析了此种联系的重大社会影响。沈湘平则从词源学的角度入手,对中西文化中的“乡愁”进行了考辨,认为传统社会诗情画意的乡愁在现代性条件下具有了更多抽象的哲学意味,人们需要一场关于乡愁的“新教改革”,需要一种超越资本逻辑、大众文化逻辑的,“因信称义”的乡愁救赎。
学者们还从中美、京沪深等中外诸多城市之城市化与乡愁的比较、城市文化发展、城乡教育共生、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习俗及秩序重建等角度探讨了都市与乡愁的由来、留住乡愁的具体策略与途径。包亚明认为,城市更新应该上升到与城市生活品质相关的层面来思考,土地利用经济、邻里复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政策、人居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阙志兴从挖掘“乡愁”记忆、革命文化、禅宗文化、珠宝文化等岭南特色文化入手,提供了关于发展城市特色文化的建议和对策;李津奎以深圳城中村的保护为个案,阐述了通过历史村落的保护和复兴重塑人们家园认同的可行性;欧阳哲生从梳理北京对胡适生活方式与生活常态的影响入手,剖析了城市地缘因素和文化风格对于学人生活轨迹和学术气质的影响;周尚意、刘孝廷独辟蹊径,分别提出乡愁道德的文化地理学和城市博物学的概念,强调以空间尺度去审视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愁问题。吴玉军以当代城市新移民——农民工的认同焦虑为中心,探讨了自我与他者的激烈碰撞、话语形塑、制度公正等因素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们认同危机的影响;北师大成立于1999年的全国首个关注“三农问题”的高校社团——农民之子协会则从实证的角度,选取了一些城市中的农民之子,就其身份认同的状况进行了案例调查和分析。
与会学者还就社会组织对村落保护的参与、政府承担的角色等具体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