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前总理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使我受益匪浅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3日获悉,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近日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撰写书评,称这本书使他受益匪浅。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今年9月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多语种出版发行。
施密特在书评中说:“我于1975年首次访华,此后中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在几十年中多次拜访中国,对中国及其5000年悠久文明愈发仰慕。而习近平的这本书也使我受益匪浅。”
“2012年5月,我与习先生相识于北京。半年后的2012年11月,习先生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施密特说,“观察他任职后的两年,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过去40年,中国高层政治家的利益关切和视角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又坚持了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传统。”
谈到中华文明,施密特说,“中华文明5000年来绵延不绝,而且至今充满活力”,“就在15世纪,中国的文明发展无论在造船、印刷还是军事技术都仍旧领先世界”。
施密特也谈到了19世纪以来,中国遭受侵略、积贫积弱的历史。
“19世纪,欧洲列强虽然没有完全霸占中国,但已经建立了所谓的租界,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这个过程中一马当先,德国也参与其中。”施密特说,“日本在20世纪对中国进行的大规模侵略使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孙中山等人多年不懈努力以摆脱外国强权,中国人民最终于1949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取得胜利,中国得以重建。”施密特说。
谈到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人民开启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施密特说:“正是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对外开放,融入了全球经济。也是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人走上了不断富裕的道路。”
施密特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坚信这种发展模式,也同时需要处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繁杂、重要和艰巨的任务。”
“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体制基础。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共同发展并同时带动投资和消费;金融业也须进行改革。习近平尤其重视由腐败、环境污染、非法占有土地、劳资纠纷和食品安全缺失引发的问题。”施密特说。
“今天到访中国的人会发现,中国在同时推进多项工作。”施密特说,“今日中国公民的发展空间、自由和各项权利都获得了异乎寻常的扩展。”
谈到中国文化,施密特认为,“毫无疑问,中国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和谐共存”,“中国5000年的文化中,实难发现帝国主义式思维的蛛丝马迹,中国一直信仰和为贵”。
施密特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告诉外国读者,中国的领导层遵循什么样的哲学,中国的发展方向依据何种战略方针。如此,世界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
“习近平主席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必须为此找到自己的道路重新成为世界强国。”施密特说,“这样的书籍有助于外国读者客观、历史、多角度地观察中国,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
书评最后说:“西方国家常常按捺不住冲动,在中国和中国领导人面前扮演教师爷的角色,这种好为人师往往源自傲慢因而碰壁。西方国家或许应该识相地放下身段,让公平竞争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