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越总说的12字为什么胜过千言

07.11.2015  15:45
原标题:

  新华网北京11月7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6日在越南国会发表《共同谱写中越友好新篇章》的演讲。前一日,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时值中越建交65周年,习近平在言语间、文字中回忆中越往昔佳话,展望中越关系美好明天,多次详细论述中越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四好”精神。

   ——互信互助的好同志

  习近平在署名文章中提到3位人物,对同志加兄弟般的中越情谊赞叹有加。

  首先当然是中国人民尊敬的老朋友胡志明主席。

  胡志明主席曾在华创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并指导开展越南革命活动,带领越南人民最终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国外从事革命活动的日子里,胡志明在中国的时间最长,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贡献了不少力量。

  第二位是越南著名将领洪水。

  洪水(原名武元博)1925年来到中国,曾就读于黄埔军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洪水有两个唯一:唯一一位经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建军到抗日战争胜利全过程的外国人,并随红军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唯一的外籍少将。

  第三位实际上指代一个群体。

  习近平提及,今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研究成果青蒿素,就是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为支援越南而开展的抗疟疾药物研究。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历史告诉我们,中越政治制度相同、理念信念相通、战略利益一致,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有理由维护好、继承好传统友谊,坚定信心、相互支持、携手前进。

   ——合作共赢的好伙伴

  谈合作,习近平在演讲时说,“愿在‘一带一路’、‘两廊一圈’框架内,加强两国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产能和投资贸易合作”。

  其中,“两廊一圈”始于2004年越南领导人访华时提出的合作建议,指的是“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

  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将为新形势下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署名文章中,习近平分别引用了中国古语和越南俗语来阐释合作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写道,中国有句古语:“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越南有句俗语:“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

  中国古语意思是,集众人的力量和智慧办事,就没有不成功的。这句话一说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一说出自《文子·下德》。文子是道家始祖老子的弟子、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越南的俗语与之相得益彰,同样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已连续11年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越南已成为中国在东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有望提前实现1000亿美元的目标。中越互利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有利于两国各自发展和稳定,乃至地区和平与繁荣。

   ——相亲相望的好邻居

  好邻居,金不换。中越山水相连。中国的元江流入越南叫红河,在越南境内流入南海。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在署名文章和演讲中接连引用《越南-中国》这首中越友谊的经典歌曲中的歌词——“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共饮一江水,早相见、晚相望,清晨共听雄鸡高唱”。

  中越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两国人民曾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并肩战斗、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友谊。现在,中越两国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中越友好、深化互利合作,不仅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是推进各自国家建设的共同需求,符合双方战略利益。

   ——常来常往的好朋友

  任何国家都需要交朋友,朋友之间就需要经常走动。

  习近平在演讲中说:“人民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去年,中越双方人员往来超过300万人次,有1.4万名越南学生在华学习生活,也有三四千中国留学生在越南学习生活。这些数字令人欣慰。”

  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在文化、科技、教育和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党、政、军、群众团体和地方省市交往日趋活跃。近年来,两国一直保持着频繁的高层互动。

  中越友谊由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应该倍加珍惜、精心维护。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12字,胜过千言。(记者柳丝,编辑陈聪,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