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述“中国故事” 诠释官方外交语言新“温度”
4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在不久前的也门撤侨行动中,中国军舰搭载176名巴基斯坦公民从亚丁港撤离,巴基斯坦军舰协助从穆卡拉港撤离8名中国留学生。巴方军舰指挥官下达命令:“只要中国留学生不到,我们的军舰就不离港。”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再次证明中巴友谊情比海深。
——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演讲
国家主席习近平21日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其中讲述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故事。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14年11月,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提出,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是提倡者,也是践行者。十八大以来,在10余次出访公开演讲中,习近平讲述了许多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拉近着中外民众的心理距离,重新定义着官方外交语言的新温度。
落点“小而巧”
普通百姓视角 讲述两国人民友谊故事
2008年,中国骨髓捐献志愿者张宝与韩国患者配型成功后遭遇了车祸,但他住院治疗康复后,继续为这位韩国患者捐献了骨髓。这位中国志愿者说:“人生祸福难料,人家现在大难临头了,帮点忙真不算什么。”迄今为止,中国志愿者共进行跨国捐献骨髓156例,其中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45例,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2014年7月4日,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演讲
记者梳理习近平出访演讲发现,普通人成为了演讲中故事的主角。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讲述了有着“熊猫血”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在中国读书期间无偿献血的故事。同一场合讲述的,还有中哈母子历经半个世纪寻找、终于重逢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祖籍四川的退休职工黎远康与远在阿拉木图的母亲瓦莲金娜。
在德国演讲时,习近平讲述了葡萄专家诺博无偿向山东农民传授葡萄栽培、嫁接改优技术的故事。在澳大利亚的演讲中,习近平讲到了一位致力于中澳友谊的普通教授。“马克林教授60多次访华,在亲历中国发展进步的同时,孜孜不倦向澳大利亚和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林教授的儿子斯蒂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出生的第一个澳大利亚公民。”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拓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习近平在演讲中多次提到两国民间友好交往的故事,有的甚至具体到个人,有利于拉近与被访国感情和精神上的距离,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交往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在谈到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时表示,要注重探寻对外传播中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中国故事”要讲得通俗,讲中国人普通的故事,讲具体的故事,而不是泛泛的空话与宣传。
“习近平在演讲中,用普通百姓视角讲述两国人民友谊故事,加强了两国民间在文化、精神方面的沟通,给人亲近感。”李拓解读说。
讲述“暖而新”
动情的叙述拉近心理距离 增强政治互信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动情地说:“我像体验我的祖国的灾难一样,体验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国母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俄罗斯莫科斯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
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故事,因习近平的演讲,拂去历史的尘埃,再次引起两国人民的瞩目。
同样因习近平的演讲,勾起人们回忆的还有德国的《拉贝日记》。“7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侵入中国南京市,制造了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惨绝人寰的血案。在那个危急关头,拉贝联络了其他十几位在华外国人士,设立了‘南京安全区’,为20多万中国人提供了栖身之所。拉贝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大屠杀内情,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证据。”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应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在柏林发表演讲时说。
灾难面前两国人民守望互助的举动,温暖人心。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讲述了在2004年海啸发生后,在中国从工厂到机场,救援物资一路绿灯,一架架飞机满载着中国人民的爱心飞往亚齐等灾区。“在中国人民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时,印尼人民也向中国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印尼医疗队队员在回国前把身上所有钱物全部捐给了灾区。”
李拓认为,利用历史、现实、人物、小故事传递友谊,可以增强政治互信。“国与国之间最忌讳相互猜忌,猜忌是产生矛盾的重要原因。通过讲述两国人民互相帮助的故事,有利于宣传中国的外交立场,消除误解,增进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感情。”
“善于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同频共振、凝聚共识”,2013年12月9日《学习时报》发表的一篇总结习近平讲话的语言风格的署名文章写道,“事实胜于雄辩,故事和事例是有血有肉的,它胜于一切空洞无物的说教,很多道理在事实面前不言自明,很多歪理在一个个事例面前不攻自破,这就是讲故事的魅力。”
语言“平而实”
亲民的风格彰显领导气质 提升国家形象
我听说了一个故事,有一对中国年轻人,他们从小就通过电视节目认识了非洲,对非洲充满了向往。后来他们结婚了,把蜜月旅行目的地选在了坦桑尼亚。在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他们背上行囊来到了坦桑尼亚,领略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塞伦盖蒂草原的壮美。回国后,他们把在坦桑尼亚的所见所闻发布在博客上,得到了数万次的点击和数百条回复。他们说,我们真的爱上了非洲,我们的心从此再也离不开这片神奇的土地。
--- 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
“故事最容易打动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檀有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习近平在坦桑尼亚演讲时,提到正在坦热播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巧妙地把两国维系起来,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有媒体认为,习近平妙趣横生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的是国家软实力,目的是让中国声音更好更快更响亮地传遍全世界,让世界对这个东方大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长赵启正曾经风趣地说:“在对外传播中,要多讲中国故事——中国的发展实际、中国人的生活。如果我们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话,它相当于是维生素C,它本来是在苹果里的,这个‘苹果’就是中国的社会现实和相关的故事。与其给外国人维生素片,不如给他们原生态的苹果,由他们自己去体会中国的社会主义本质。”
在墨西哥演讲时,习近平讲到了米卢带领中国足球闯进世界杯比赛和墨西哥跳水队在中国教练指导下拿下好成绩的事例。
“他展现的并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人形象,而是非常接地气、平民化,让人耳目一新,”李拓表示,习近平朴实而通俗的语言风格,既表现出大国领袖的风范,又体现出亲民务实的情怀。同时,通过讲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追忆“真而切”
谙练出访国本土文化 引发强烈共鸣
90年前,中国人民喜爱的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访问了中国,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泰戈尔就说:“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在离开中国时,他伤感地说:“我的心留在这里了。”
——2014年9月18日,习近平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演讲
“中国和巴西远隔重洋,但浩瀚的太平洋没能阻止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进程。200年前,首批中国茶农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当地时间2014年7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国会发表题为《弘扬传统友好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时说。
习近平每一次出访演讲,几乎都追溯了两国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并不时引用当地的故事和谚语。陈力丹在《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写到,文化是一个共享的系统,共同的历史和传统帮助每个人回答“我是谁?”这个首要的问题。外宣的成功主要在于对于跨文化传播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哪一方熟悉对方的文化、掌握对方的符号组合的规范和意义,同时也谙练本土文化,哪一方便处于主动一方,自身的文化首先影响对方。
2014年11月17日,在澳大利亚议会大厦的演讲中,习近平提到了一则澳大利亚孩子给他写信的故事。
“来之前不久,我和夫人收到了塔斯马尼亚州斯科奇—欧克伯恩学校16名可爱的小学生的来信,他们在信中描绘了那里的独特物产和美丽风光,特别提到了塔胡恩空中栈道、大峡谷,当然还有‘塔斯马尼亚恶魔’,还说如果去大峡谷的话还有可能捡到美丽的孔雀羽毛。这让我充满了好奇。”
媒体热赞,一段展现真情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了一个亲切的“习大大”。 朴实而有温度,凝练而有深度,“习式演讲”重造官方语言体系,其独特魅力,已经成为国际政坛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