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杰做客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讲述“ART-科学与艺术”
清华新闻网1月5日电 12月24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承办的第36期“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系列”举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乔杰教授为在场师生做了一场名为“ART-科学与艺术”的学术报告,会上乔杰教授分别从临床和科研的角度对当前生殖医学,特别是辅助生殖技术(ART)相关领域的进展进行了十分详尽的介绍,报告会由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祁海教授主持。
图为乔教授做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乔杰教授指出,近年来人类生育能力下降,出生缺陷率上升的趋势,已构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提高人口的生育率是当前国际通行的做法。目前,国内相关技术已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人工干预卵子受精、胚胎着床以至分娩期的活产率等各个环节,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借助先进的单细胞测序等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将能够有效地帮助临床医生进行生殖前诊断,从而提高妊娠成功率和胎儿的成活率。
图为讲座现场。
结合临床实践,乔杰教授进一步介绍了人类生殖学相关基础研究的进展,借助于MALBAC等单细胞测序新技术,乔杰教授及其团队在基因水平上揭示了人类卵细胞染色体重组的规律,首次实现了单卵母细胞的全基因组测序,并利用这项技术,实现了联合第一、二极体进行临床母源诊断,从而避免缺陷胚胎的继续发育和产生。此外,乔杰教授及其团队还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基因表达的特征,发现了与细胞全能性维持及胚胎着床的关键基因和人类早期胚胎甲基化组变化的规律,建立了预测妊娠结局的甲基化水平模型,这些研究对评估通过辅助生殖和正常妊娠诞生的胎儿的表观遗传学改变,鉴定代谢综合征等遗传相关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乔杰教授还有揭示原始生殖细胞PGC基因表达及表观遗传调控关键特征、发现子宫内膜接受能力规律等多项发现,并针对生育能力下降提出了生殖储备的新策略,其研究不仅为人类早期胚胎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数据,也为我国更多希望拥有健康宝宝的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福音。
在提问环节,乔杰教授积极耐心地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悉心回答了关于法律伦理、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提问,现场师生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人物简介:
乔杰,198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并于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做访问学者。现任国家妇产疾病(生殖健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辅助生殖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
她长期从事生殖生物学和不孕症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在人类配子/胚胎发育分子机制以及疑难不孕症诊疗,特别是将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致力于揭示疑难不孕症发病机制,优化辅助生殖技术方法,提高疑难不孕患者治疗成功率。构建了世界首个高精度重组定位女性个人遗传图谱并绘制出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转录组及DNA甲基化组全景图,系统解析胚胎发育调控机制,奠定人类胚胎表观遗传学研究基础。作为第一或责任作者在Nature、Lancet、Cell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文章118篇,是科技部生殖与发育重大专项生殖医学临床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首席专家,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文 杰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