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永校长在北京邮电大学六十周年校庆晚会上发表重要演讲
编者按:2015年10月18日,在北京邮电大学六十周年校庆晚会上,乔建永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乔建永校长总结和回顾了北邮走过的六十年征程,用一个个经典和感人实例诠释了六十载沧桑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这篇演讲振奋人心、凝心聚力,它吹响了北邮新甲子的号角,让所有担负着传邮万里责任的北邮人备感伟大与自豪,让所有承载着国脉所系事业的北邮人备感神圣与无上荣光。这是乔建永校长代表北邮及北邮20余万校友,向社会、向世人发表的庄严宣言。应广大师生与海内外校友的强烈要求,在此刊登全文,以飨读者。
弦歌不辍 传邮万里
——在北京邮电大学六十周年校庆晚会上的演讲
乔建永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师生文艺晚会,共同庆祝北京邮电大学建校60周年。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嘉宾和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北邮建设和发展的各级政府、各界朋友和海内外校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60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因为被赋予了一个甲子的内涵而更加具有意义;邮电只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因为承载着国脉所系的事业而更加伟大和光荣。
六十年前,北京邮电学院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从此开启了中国邮电高等教育波澜壮阔的崭新事业。五十五年前,北邮人奋发图强、迎难而上,学校一举进入首批全国重点大学行列。三十四年前,北邮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中国高水平通信人才培养体系从这里一步步走向繁荣。二十二年前,北邮正式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十七年前,北邮成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高校。十二年前,宏福校区启用。十一年前,北邮成为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十年前,北邮世纪学院成立。如今,沙河校区投入使用,“一校四园”的发展战略正式拉开帷幕……一代代北邮人的夙愿正在变为现实,北邮正意气风发地向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世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六十载风雨砥砺,六十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回首北邮的办学历史,我们既感慨万千,又倍感骄傲与自豪。
北邮走过的六十年,是北邮人投身于国脉所系的事业,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六十年。 面对祖国百废待兴的邮电事业,祖国的召唤就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当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号角吹响的时刻,一批批青年才俊从世界各地和祖国四面八方来到北邮,筚路蓝缕,辛勤创业,没有教材就翻译苏联的俄文资料自主编写,没有建筑材料就自己搭窑烧砖建造校舍。在国家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全国邮电通信的最高学府屹立于世人面前,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从此留下了北邮人坚实的足印。
北邮走过的六十年,是北邮人担负起传邮万里责任,与时俱进的六十年。 从手摇电话交换到程控交换,从载波、微波技术到光纤通信,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自动化通信网到电信互联网,从移动通信到5G时代……祖国通信事业发展的轨迹时刻伴随着北邮奋进的步伐。作为国内唯一一所具有全通信领域研究能力的大学,北邮的流金岁月见证着中国通信业的沧桑巨变。一代又一代北邮人,始终铭记着服务于信息通信产业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的神圣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挺起了中国信息通信的脊梁。
北邮走过的六十年,是北邮人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六十年。 从邮电通信到信息通信领域的变革,留下了一代代北邮人辛勤耕耘、探索开拓的足印。北邮人永远不会忘记,国产第一部半导体三路载波机研制成功时的振奋;永远不会忘记,全国第一座教学试验电视台研制成果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时的激动;永远不会忘记,在北邮诞生的我国第一台程控数字交换机、第一台ATM交换机、第一个智能网实验网、第一个网络管理系统、第一个信息工程系,参与中国第一个因特网CERNET的创建……北邮人更不会忘记,当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乐曲响彻寰宇的时刻,承担数据传输设备研制任务的北邮人,眼中闪烁着激动泪花……
北邮走过的六十年,是北邮人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的六十年。 有人说,学在北邮是一生的荣幸,因为一流的学风教会了我们踏实与勤勉;有人说,离开北邮放不下的是一生的牵挂,因为这里有兢兢业业,赋予我们智慧与人格的恩师。我们有这样的老师,一生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年近九旬还在讲台上为同学授课;我们有这样的老师,他是微波通信与光纤通信领域的泰斗级专家,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己亲自开设课程,用英语讲授莎士比亚的戏剧故事,留下“英语莎翁”之旅的校园佳话;我们有这样的老师,为了祖国通信事业的人才培养,一生三次调整自己的专业领域,忍着右眼失明、右耳失聪和身体病痛的折磨,一生编写了几十本教材。这些老师只是北邮六十载岁月中成百上千位平凡教师的代表和缩影,但正是他们,用教师的烛光精神,照亮了学生的心灵,也照亮了北邮前进的道路。
北邮走过的六十年,是北邮人求真务实、服务社会的六十年。 从“电接触固体薄膜保护剂”到“新型光传送技术设备”; 从“光缆机械性能测试平台”到“异构无线组网新技术”;从“下一代网络管理与控制系统”到密码与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从固定智能网、移动智能网、增值业务产品设备研发到“星地一体室内外无缝位置服务平台”;从制定ITU-T国际标准到中关村创业大街上与李克强总理分享创业成功的喜悦……北邮在产学研合作中推动着信息科技的进步,时刻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历程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北邮走过的六十年,是北邮人大德大爱、情暖天下的六十年。 在北邮的校友中,有学术大家,有商界奇才,有政坛精英,有行业模范,更多的是在各自岗位默默奉献的普通工作者,但每一个北邮人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祖国、对社会、对世界的热爱和奉献。我们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他在北邮工作了57年,把毕生的智慧和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的通信教育事业,临终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嘱托儿女把自己一生的积蓄200万元存款全部捐献给北邮,奖励后学。我们有一位同学,毕业后不幸患上重病,在急需抢救的危急时刻,北邮人通过互联网汇聚起来,齐心协力献爱心,众志成城抗病魔,28小时筹得医疗善款130多万元,谱写了“互联网+北邮爱心”的壮美诗篇。这样的故事在北邮可以写下一篇又一篇,他们在感动我们的同时,也让我们倍感自豪。我们自豪的是,大德是北邮人的精神气质,大爱是北邮人的火热胸怀。60年来,我们的师生员工和校友以对民族、对事业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用无声大爱,无形大德铸就了这样一个群体---大写的“北邮人”!
承前启后六十载,继往开来新征程。过去的六十年,国脉所系的神圣使命凝聚着北邮人的智慧与奉献,未来的一甲子,传邮万里的光荣职责将激发起北邮人新的期待和新的梦想。
当“互联网+行动计划”号角吹响的时刻, 我们期待北邮的人才培养走在智慧中国的前列,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列;
当“中国制造2025”规划启动的时刻, 我们期待北邮的科学研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机遇中,不断唱响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强音;
当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春风扑面而来的时刻, 我们期待北邮的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换代的速度,学科雁阵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当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的时刻, 我们期待北邮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当北邮“一校四园”发展战略拉开帷幕的时刻, 我们期待北邮的校园建设一鼓作气、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和谐校园、智慧校园、美丽校园建设上展示出北邮应有的风采;
当多元文化在冲突、博弈中走向融合的时刻, 我们期待北邮的大学文化在守护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让“信息黄埔”文化在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的伟大征程中不断放发出璀璨的光芒。
这些期待是全体北邮人的期盼,更是祖国、民族与时代对北邮未来的期盼!
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今天的北邮,没有辜负先辈们的创业艰辛,没有辜负祖国对信息通信高等教育的期望,没有辜负社会各界对北邮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信任;未来的北邮,等待着我们去拼搏创新,等待着我们去砥砺奋进,等待着我们去赢得下一个甲子的辉煌与光荣。
光荣属于国脉所系的伟大事业!
光荣属于弦歌不辍的北京邮电大学!
光荣属于传邮万里的北邮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