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罗思义:英中要度“蜜月”,更要长久“婚姻”
习近平主席19日开始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象征着中国外交的胜利,证明坚守原则同时愿在适当时候积极寻求折中,将给中国和其他国家带来莫大益处。
英国正在竭尽所能确保此次访问在“蜜月”般气氛中进行。其中,邀请习近平主席下榻白金汉宫是英国最高礼宾待遇,这与财政大臣奥斯本所说“英国愿成为中国在西方的最佳合作伙伴”相呼应。英国重视此访的另一标志,是其拒绝在对华关系这样重大的外交政策问题上唯美国马首是瞻——其实英国是很少公然违抗美国的。英国之前已拒绝美国关于抵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要求,对《华盛顿邮报》等美国主要媒体有关英国向中国“叩头”的报道也是充耳不闻。
英中两国实现真正而非沦于字面意义的“双赢”关系具有显而易见的基础。这也阐明了一个基本原则,即对两个国家而言最有利的是经济差异而非经济趋同,这也是国际分工和相对优势的基础。
两国经济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工业制造国和最大产品贸易国,并在制造业领域有着巨大贸易顺差。英国则是制造业在经济中占比下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过去数十年来一直经受着制造业领域的贸易赤字,但其在金融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却有着巨额贸易盈余。
因此,两国经济更多趋于互补而非直接竞争,双方在合作中各具优势。英国可利用其在全球金融服务业中的优势来赢得中国的商机。以伦敦为例,它是全球外汇交易中心,规模超过纽约和东京总和,这使英国在赢得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方面占据优势地位,当然这也符合中国的利益。同时,中国也很希望依靠其专业技术和资金而对英国基础设施工程进行投资。比如未来10年,英国1/5的发电设备将会更新换代;再如财政大臣奥斯本在最近访华时宣布将启动一项总额170亿美元的高速铁路项目招标。对于这些,中国可谓兴趣十足。
过去某段时间,英中这种互利合作曾因英方的误判和不当举动而走了弯路。2012年,英国首相卡梅伦会见达赖。这一举动违背了英国宣称的“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同时也使英中关系遇冷。中国的坚决态度使卡梅伦意识到其犯了大错,此后再未会见达赖。为了表明英国反对中国境内任何分裂主义的立场,财政大臣奥斯本在最近的访华之旅中还到访了新疆。而中国在对英国政府政策回调的反应中也表现出技巧——不是高调就此发表评论,而是实质性地着手处理双边关系。
英国确实正在努力为习近平主席访英营造良好氛围。鉴于中国在处理两国关系时的娴熟技巧,如果英国能继续过去一年来在对华问题上的努力,那么两国关系将可实现比“蜜月”更好的状态——一场长久而成功的“婚姻”。(罗思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