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发学院举办“师恩·榜样”优秀教工党员与学生交流活动

22.04.2017  07:57

 

人发学院 供图

本网讯  4月19日,人发学院党委举办“师恩榜样——优秀教工党员与学生交流活动”,邀请各系优秀教工党员代表为学院学生党员分享他们与“党的故事”。

社会学系张蓉、媒体传播系安文军、发展管理系饶静、法律系胡震、英语系沈彩艺五位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张蓉回忆了她的父辈参与革命的经历,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熏陶,让她早早地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无论是从小毛主席语录的督促,抑或是坚持下乡历练并在艰苦的环境下选择继续读书的经历,都让她意识到,一名党员在任何环境下都要有目标,都要有一颗不断奋斗的心。她勉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积极向上,不计较得失,并要严于律己,心怀感恩。

安文军分享了自己从大学本科到参加工作后的学习和工作历程。本科阶段曲折的求学过程,工作中努力使学生刊物重现活力的经历,使得安老师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总结出了经验,他认为大学生在求学阶段要找好自己的人生定位,扎实做事,作为大学生党员,应将党员工作贴近学生生活,要培养青年人对国家发展的热血情怀。

饶静从青年人应该如何学、如何做两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应从历史和实践两个角度去学习“两学一做”精神:从历史中理解党的知识,内化对党的认识;明确实践与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导向作用,在实践中应努力突破文本学习的局限。她认为青年党员面对压力时眼光要长远,要找到并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提高个人修养,走好人生之路。

学习、认知、实践”是胡震老师本次交流的关键词,他首先明确了学生的主要职责就是学习,并且还要对社会、国家有基本的了解,他说“了解社会更是一种态度。”他还结合法学专业的特点着重说明了理论学习联系实践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必然要具备从感性到理性,再将二者结合的认知过程。

沈彩艺老师是少数民族代表,她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阐释了作为党员应该如何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认为,合格党员应首先学好自身专业,为党和国家奉献力量。

老师们还就各支部学生党员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的自身成长困惑作了解答,并与同学们进行了思想交流。

学院党委书记景发表示,这次交流活动作为学院“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今后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他对学生党员们提出了希望:在这样一个开放的,丰富多彩的,充满机会的时代里,应该抛弃利己的想法,在未来人生路上过得更加开阔,更加积极向上,用党员的优秀品质和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