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忠教授为新生骨干讲授“学生干部成长成才”

23.10.2015  15:02

10月20日晚,我校优秀校友、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民忠教授回到母校,为我校第98期团校暨2015级新生班长团支书培训班作了首讲报告。

报告以“学生干部成长成才”为主题,分为“成人”、“成才”、“弘扬价值观需要青年担当”三个板块,讲座集理论、实例、古训为一体,多角度阐述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素质和具体做法,为学生骨干提供了细致完善的指导,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以下为报告精彩内容摘录:

学生干部意味着什么

学生干部是一种担当,一份责任。这个身份带给了我们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的重要平台,更学会为别人着想。学生干部在面临一个问题的时候,想到的是一个群体,一个班级。这是一个人理想与抱负的起跑线。这种改变是思维模式的改变,形成了一种大局观念,培养了敬业精神。更增加了责任感。这是一个人增加自律的源泉。

青年学生的素质就像一座冰山

卓越人才需要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匹配。青年学生的素质就像一座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1/8,也就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在水面以下的7/8是看不到的。我们能见到的1/8是其知识和技能行为;见不到的7/8则是价值观、道德、态度等等。前者是较为容易观察和测量的,称为显性素质;后者是难以观察和度量的,称为隐性素质。我们看不见的隐性素质,往往左右着其成长成才。

动机决定成果

一个人努力的动机决定了他的成败。如果他是为了更多人的利益,为了社会,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与民族,他一定会是一个伟大的人,成功的人。鲁迅当年写作的动力就是唤醒民众,为了拯救家国人民。这份理想的原动力就是为了更多人的利益。同学们如果能更早的树立这种意识,那你们的未来也一定会是成功而光明的。

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当正义与己无关则去坚持正义,和己有关则忘记正义,那么正义何时会到来?得智不易,修身更难,永远不要为选择善良和正直设置条件。大学的生活使我们习惯了演绎与推理,但生活中更需要归纳,而归纳的基础是丰富的阅历。若待阅历丰富之时,我们再归纳,已不再风华正茂!自然知识是前人归纳的结果,人生同样需要借鉴前人的归纳。重点大学的骨干不仅要以个人成才为目标,还应该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成为核心价值观的正能源,在复兴中华大业中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王民忠,现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至1985年在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铸造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冶金系团总支书记,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冶金学院党委书记,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等。2006年至今,先后任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长期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坚持在业余时间为学生业余党校、团校学员讲课,听众累计达数万人。他富有时代性、思想性的演讲内容,循循善诱、幽默生动的演讲语言,以及睿智而又富有亲和力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摄影:校团委)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