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刘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是指导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体现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各个方面。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下大气力、下苦功夫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掌握真谛、融会贯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落实到如何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问题。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没有能够准确反映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反映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优秀成果、能够经受逻辑和实践检验的学科体系是不行的。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着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核心、以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础学科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新闻学等学科的建设,形成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加强对重大思想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重大实践经验的深入研究,加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水平。
以中国实际为起点提出原创性理论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立足中国的实践,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只有坚持服务国家,立足解决中国的问题,把中国的问题解释清楚了,我们的理论才能真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和欣赏。在这个方面,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政治经济学为例,自20世纪以来的很长时期里,我们都是在沿袭西方经济学的学术传统,或沿袭苏联模式及其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们党开始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奋斗,我们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经济理论,正如邓小平同志针对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说: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这个初稿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才能逐渐成熟,这是我们最重要、最具原创性和时代性的理论成果,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也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的经济思想。当然,在这方面我们还存在明显不足,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更多的成就,力求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学说,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理论成果。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既要向内看,又要向外看;既要向前看,又要向后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聚合起文化和思想发展的磅礴之力。
毋庸讳言,在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仍然存在着“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的问题,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等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唯洋是举、生搬硬套的现象。理论上缺乏自信,源于中国近现代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的落后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改变这种落后的精神状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在,需要根本改变这种局面。
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我们必须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充分吸收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成果,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但是,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如果不加分析地把国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一切以此为准绳,那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解决好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命题,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才能真正赢得世界对中国的尊重,才能真正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也唯有如此,才能获得世界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承认,才能真正具备理论自信的发展基础。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的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的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
弘扬优良学风
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学风问题不是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况。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这些不良风气有悖科学精神,严重妨碍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如果得不到纠正,任其蔓延,不仅在学术上、科学上难以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还会导致错误思想泛滥,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大力弘扬优良学风,弘扬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需要指出的是,优良学风的形成,既有赖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价值追求,也有赖于良好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和宏观环境,在这方面也迫切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需要建立起尊重差异、和而不同、包容多样的学术评价体系,避免整齐划一,搞一刀切,克服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轻长远、重形式轻内容、重国外轻国内等片面倾向。需要克服学术管理中的官本位和官僚主义作风,提倡学术平等,尊重学术规律,鼓励学术争鸣。要给基层科研单位足够的学术自主权,使其具有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的广阔空间。要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为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的学者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8日 01版)
原文链接:
[光明日报]刘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