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安庆森林火灾后奋起点赞

06.02.2015  11:53

    彩虹总在风雨后。

 

  2014年1月下旬,由于天干物燥,加之过年祭祀,安徽省安庆市多地发生森林火灾。

 

  面对突如其来的森林火灾,安庆市强化领导,周密部署,快速扑灭森林火灾,使森林损失降到最小。

 

  尤为重要的是,火灾之后,安庆市迅速重拳出击,整章建制,利用不到1年的时间,建立起森林防火责任、信息、预防和扑救“四大体系”,创造了一系列防控森林火灾方法模式,为护卫绿色安庆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

 

  万众一心,敢于担当,不能不为安庆市森林火灾后的奋起点赞。

 

   重拳出击防火

  

  安庆森林防火无小事。

 

  这里风景秀丽,山川秀美,不仅拥有集“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等称号于一身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还有花亭湖、巨石山、独秀园、明堂山等十余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和大龙山、小孤山等数十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拥有沿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和沿江湿地生态系统两大功能区。

 

  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说:“绿水青山就是安庆人民的金山银山。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不仅事关安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干部作风建设,事关对内对外形象,而且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美丽中国建设大局。

 

  虞爱华要求全市森林防火要做到思想重视到位、责任包保到位、舆论宣传到位、火源管控到位、装备配备到位、演练演习到位等“六个到位”。

 

  “媒体舆论宣传铺天盖地,野外火源管控到边到角,特殊群体教育无缝对接,重点区域地段严防死守,‘三个一律’依法严格执行。”这是安庆市市长、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魏晓明对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下达的动员令。

 

  去年森林火灾之后,安庆市迅速出台《关于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划分责任区,分片包干,全面落实森林防火“七级包保”责任制,即市领导包县(市、区),县领导包乡镇(办事处),乡镇办事处领导包村(居)委会,村(居)委会包组,组包户,户包人,人包山头。

 

  安庆市森防指连续发布“五道命令”,严格执行史上最严厉的‘三个一律’,即每年冬至、春节和清明节前后为全市禁火期,禁火期内,上山野外使用明火者,一律依法拘留;使用明火造成后果的,一律依法逮捕;各级包保不到位、造成后果的,干部一律先免职、后调查处理。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深入安庆市宜秀区、岳西县、太湖县、潜山县等区(县)采访过程中发现,一条条横幅标语悬挂在交通要道的显著位置,一本本防火工作手册把域内的每一个山头地块都落实到领导和责任人头上,立体防控为安庆护林防火织就了一张“安全大网”。

 

  严管显威。自2014年2月至今,安庆市实现了全市森林火灾“零记录”。

 

   创新模式防火

 

  “创新森林防火模式是安庆市森林防火最大的亮点。”安庆市林业局局长邓根和说。

 

  党政同责。安庆市实行市长、县(市、区)长、乡(镇)长等行政首长负责制,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

 

  2014年10月,安庆市全面升格森林防火工作指挥部,过去由市委副书记任政委、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升格为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各级森林防火工作指挥部也相应作出调整。

 

  这种高规格在全省乃至全国也不多见。

 

  管疏结合。明火上山一律依法拘留,造成后果一律依法逮捕。安庆市在森林防火紧要期对祭祀用火实行严管的同时,采用管疏结合的方式,建造焚烧池、设立流动祭祀箱、在祭祀重点区域的进山路口设立临时鲜花兑换点,彻底改变传统的祭祀方式,森林防火工作效果显著。

 

  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着许多坟头,去年初的森林火灾就是由祭祀引发的。

 

  记者来到去年大龙山的着火点,已很难找到火灾的痕迹,火灾后新栽植的树木郁郁葱葱。在坟头集中的山坡对面,建起了一座祭祀焚烧池,周边还打造了十几米宽的防火隔离带。

 

  重心下移。森林火灾要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关键在于在基层建立有效防扑火队伍。安庆市本级建立300人以上的应急消防队伍,省市共建专业队4支100人,各县(市、区)组建专业队20支599人、半专业队61支1355人,时刻处于待命状态。太湖、岳西、潜山等重点山区县,还在村组建立由1个村干部带领10个村民组成的基层扑火队伍,力争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小手拉大手。安庆市防火办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开学第一课––森林防火安全课”活动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努力增强全民防火意识。

 

  中关乡曾经是岳西县森林火灾多发的乡镇之一。为了遏制森林火灾,中关乡面向全乡中小学校学生开展一堂防火课、一面小红旗、一次“千人承诺万人签名”、一项小手拉大手、一期专题黑板报、一次绘画和作文比赛等“六个一”活动。孩子将森林防火知识传授给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并让家长在孩子面前签订森林防火承诺书,形成学校教育学生、学生传授家长、家长教育孩子的良性互动。

 

  创新模式为安庆森林防火激发了无尽活力。

 

   多措并举防火

 

  “要我防”变为“我要防”,这就是宣传的魅力。

 

  岳西县是安徽省唯一集革命老区、纯山区、贫困地区、生态示范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五区”为一体的县份,也是全省唯一的土葬县,用县林业局局长储根印的话说“岳西防火‘压力山大’”。

 

  火如何防?宣传先行,从麻痹思想抓起。

 

  岳西县不仅成立了汽车队和摩托车队宣传森林防火,利用电视和手机等终端传送森林防火信息,而且向全县人民下发《禁火令》《森林防火指挥部致全县人民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公开信》和《森林防火倡议书》几十万份,保证森林防火宣传不留死角。如今进入防火期,一踏进岳西县境内,路上不时会遇见高声广播的宣传车、道路两旁不时闪现出“明火上山一律依法拘留、造成后果一律依法逮捕”的宣传牌和身着迷彩服、臂挂森林防火红袖标深入一线宣传防火的乡镇干部。

 

  强大的宣传攻势带来了良好的效果。黄尾镇镇长储海英说:“黄尾镇20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了。

 

  安庆市不仅森林防火宣传到位,而且经费落实也很到位。

 

  太湖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森林防火投入超过1000万元。北中镇是太湖县海拔最高、经济实力最差的乡镇之一,去年全镇财政收入仅320万元,投入森林防火的经费就达70万元。

 

  宜秀区去年发生森林大火后,投入300余万元,为护林员配备GPS及对讲机,建立数据监测及应急指挥中心,对区内重点森林防火区域实行全天候监控、实时化指挥。

 

  据不完全统计,安庆市2014年投入森林防火的经费超过1.2亿元。

 

  森林防火,关键在防。

 

  巴茅,冬季叶片枯萎,春天开始萌芽,极易引发山火。太湖县是安庆市林地面积第二大县,巴茅山集中连片面积多达几万亩。

 

  为遏制森林火灾,太湖县提出,向巴茅山进军。

 

  汤泉乡朱湾村芭蕉湾近千亩的巴茅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毛竹新造林地。太湖县民心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赵明星说:“再过四五年,这里就将变成生机盎然、防火效能极佳的毛竹林。

 

  3年间,合作社将完成5000亩巴茅改造、毛竹造林任务。

 

  汤泉乡像赵明星一样依托合作社造林的大户还有很多。

 

  大户示范,带动了全乡造林绿化热潮。最近两年,汤泉乡营造林面积达4140亩,其中毛竹造林2140亩、油茶造林600亩。

 

  太湖县源头防控森林火灾抓的出色,潜山县联防联控同样出彩。

 

  潜山县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防火压力大,牵涉面广。潜山县委、县政府尤其是天柱山管委会对森林防火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天柱山护林防火主要力量的天柱山林场,提出“五共”联防联控机制,即共造防火势、共建防火队、共打防火仗、共担防火责、共筑防火墙,创造了50多年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的奇迹。

 

  森林火灾给安庆带来了什么?带来的是思想意识的觉醒、各级党政的同责共担、千百年传统祭祀习惯的改变和防控森林火灾体制机制的建立。

 

  诚然,安庆护林防火还存在工程建设资金短缺、队伍建设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然而,今日之安庆,已走出森林火灾阴霾。(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