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啃下北京发展“硬骨头”献策

16.11.2015  16:10

  “未来五年,北京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在疏解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治理大城市病,实现城市和谐宜居。今年北京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可能是最费心力的一次。”市政协教文卫体委主任王守法感慨地说。

  面对复杂的发展形势,为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市政协调动“最强力量”出谋划策。4月以来,确立9个专项课题,成立专家组,探索网络议政新形式,开展“我为北京‘十三五’规划编制献一策”活动。2100多人次的政协委员、党派团体成员、专家学者聚焦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调控、大气治理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难题,为啃掉这些发展“硬骨头”出谋划策。

剥离非首都功能是疏解人口的关键

  “囿于当时发展理念,北京人口规模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关口。”市政协教文卫体委主任王守法委员快人快语。

  “‘十三五’期间,北京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调控任务。”王守法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标明了人口规模“死线”,到2020年,北京全市常住人口要力争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其中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至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

  他说,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多管齐下,转变人口调控思路,从原来依靠户籍调控,向依靠产业调控转变,在剥离非首都功能中完成既定任务目标。

  刘桓委员也认为,“坚持市场导向,一方面用经济手段调控北京各项产业,对于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提高其在京生存成本;另一方面适度提升北京法律、教育、城管等生活成本,用经济手段调控外来人口。

  产业迁出之后,人口会随之迁出吗?会不会出现产业转走但人留下来了的尴尬局面?市委原副秘书长王翔委员建议,尽快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制定具体措施,深入研究人往哪里走、怎么走等现实问题,并做到全市一盘棋,防止被疏解人群在北京范围内转圈。

  “一方面控制人口规模,一方面还应该实现人口的区域合理分布。”王翔认为北京还存在着首都中心城区无序扩张、卫星城“有城无业”的尴尬现状。他建议,逐步完善与各区县功能相适应的市政基础设施,争取实现每个郊区县都有一定数量的优质中学、高等院校和三甲医院,吸引中心城区人口到郊区发展和居住。同时,按照“职住合一”思路,在疏解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同时,研究和推动有关人员生活居住地的转移。

  市政协副主席马大龙提出,人口调控要综合考虑到人口政策对北京的冲击。有数据预测,全面放开二孩后  ,北京每年增加约10万户籍人口。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要对这种人口的刚性增长做好对策研究。

五环内腾退土地应禁止商业开发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委员发言的高频词。随着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批发市场、部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职能以及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四类非首都功能疏解出京,腾退后土地的运用是委员关注焦点。

  中国兵工集团北方导航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午新民委员就建议,腾退土地的使用必须从严管理,防止形成人口、功能的再聚集,要在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疏解、腾退用地再利用的管控机制,立足区县功能定位设定用途。

  “不同区域应坚持不同的标准。”在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郑实委员看来,五环内腾退土地应禁止进行商业开发,优先用于公共绿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五环至六环的腾退土地应限制进行商业开发,严格按照新修改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要求,根据土地用途和首都新增产业禁限目录适度开发利用;腾退出的合法建筑除用于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生活服务业品质外,可按照统一规范的准入标准、适量发展聚人少的高精尖业态。

  “最重要的是既要瘦身又要健体。”市政协科技委主任申建军委员说,这是有序做好疏解与腾退土地再利用的关键,要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谋划,对所有腾退地块通盘考虑,按城市功能定位合理使用,做好经济、空间结构调整与功能疏解的加减法。

 推动城市交通枢纽外移

  “2014年底,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559万辆,区域性交通拥堵特征明显,尤其是二环内核心区,早晚高峰交通指数基本都在8以上,拥堵已成常态。”市政协城建环保委调研报告用一串数字道出了首都的交通窘状。

  “北京之堵的一大症结在于交通功能的过度集聚。”调研报告分析,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首都为中心的国家枢纽体系和交通格局,使区域铁路、公路、航空均呈现出围绕北京形成的单中心、放射状、非均衡交通体系特点。这种结构导致与北京无关的客货物流都要经过北京枢纽,增加了北京过境压力,也使得河北、天津的交通枢纽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

  王力丁委员深有同感。他说,北京市道路也是一个放射状、同心圆式的结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院等功能集聚,不少重要交通设施都处在城市中心位置,这种客流和货流的集聚进一步增加了城市内的交通拥堵程度。建议,认真研究全国交通中心建设问题,积极推动中心城区重要交通枢纽的重新选址。尽量推动交通枢纽位置外移,缓解城区内交通压力。

  交通枢纽位置往哪移?王力丁认为,目光不要只局限在市内,应站在京津冀大区域中统筹考虑,在京津冀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枢纽位置。市政协城建环保委调研报告就建议,解决过境公路交通压力,还需尽快研究、规划、建设北京大外环货运通道;开工建设京秦高速公路北京段、大广高速六环至黄垡桥段拓展改造;以环京津贫困地区为重点,实施农村公路提级和危桥改造工程,近期抓紧推进一批需要对接的公路项目,完善三地公路网,畅通外围交通,让绕行北京车辆“有路可走”,消除市域中心交通压力。

 保护新鲜空气冷空气生成地

  “APEC会议,北京收获了‘APEC蓝’;阅兵期间,空气连续15天达到一级优,创下了历史纪录。”市气象局副局长王迎春委员对这些成绩有着清醒的认识,“这其实体现了传统大气污染治理手段的困境,是多重背景下‘非常态’的大气污染治理模式。

  她认为,“十三五”期间实现“常态蓝”,关键是坚持治理与预防相结合。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是治理,围绕着如何切断污染与传统经济增长的依赖关系探寻解决之道,但如何在城市发展规划建设中进行预防,却容易被人忽视。 

  王迎春建议更加注重保护和建设好新鲜空气与冷空气生成区域,如郊林地、大型城市绿地、公园、湿地。“在静风小风条件下,它们是驱动空气交换的关键因素,应该开展冷空气生成地、冷空气通道、冷空气汇集地的分布现状评估,并加以保护和发展。” 

  城市通风道是冷空气和新鲜空气生成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联系。在她看来,应保护与建设通向城市中心区的通风道,利用南北走向的河道、主要道路、绿道等作为通风廊道,将西北部开放空间生成的新鲜空气及偏西北向的山风引入三环内城区和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区域,缓解大面积城市建设对局地通风环境造成的影响。

  王迎春提出,规划建设应避免在城郊与山坡形成气流阻碍。北京西部的西山、西北军都山和北部的燕山都是产生冷空气和新鲜空气的源地,在静风天气下,把山风引入六环内城区,有利于与空气交换、减少空气污染。应避免在山区与平原交界带,建设与山风气流垂直的带型建筑物和建筑群,严格限制山坡建设用地。

 留住古都历史特色

  北京老城用什么样的城市建筑进行重组?重组后以何种面貌呈现给世界?市政协委员、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近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索这一问题。

  孔繁峙说,我们在以往的发展中走过弯路,误以为老北京的传统建筑是落后的,洋建筑才是现代化的;还有的认为北京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老建筑太多,太破,所以在旧城内追求现代化,拆了胡同、四合院建高楼。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民族的历史建筑非但不落后,而且在世界上都是“闪光”的东西。

  在老城重组中,孔繁峙建议对两类建筑必须严格限定。历史街区的管理必须严格规定,不拆一处四合院,不建一座新楼,保持古都历史特色;老城内今后必须建设的公共文化建筑,外观须与古都传统相融合、与老北京历史文化相协调,努力建成城市“经典”,为古都历史传统增色。

  对于已经消失的城墙,孔繁峙认为,重新恢复不可能也没必要,但城墙对老北京的标志意义却十分重要,我们可以充分整合利用目前全市不同地段保存的城墙遗址、城墙走向的整体轮廓,特别是环绕旧城的护城河和部分城门等遗址,只要稍加规划整合,老北京的城墙轮廓就能清晰可见。

  他建议,在具备条件的旧城南部,重建内城的西南角楼,这样通过现存的东南角楼(包括700米城墙)、中部的正阳门城楼、箭楼和西南角楼这一线,向游人展示古都南侧的城墙格局和建筑风貌;同时复建外城右安门角楼,同永定门城楼和左安门角楼及完整的护城河一并,展示古都外城南侧城墙的格局和建筑风貌。

  前门外是老北京唯一保留至今的历史商业区,融汇了京城数百年形成的大量各类老字号,蕴含着社会特色的老北京传统商业资源。孔繁峙建议重点保护好前门外、大栅栏至天桥琉璃厂这一区域的传统街巷和店铺。(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