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将建20个烘干中心 丰收季不再怕下雨天
根据成都市今年的十大民生工程安排,今年成都将建20个粮食烘干中心,解决晒粮问题,为农民增加收入。
忧 丰产后的晒粮难
地处“天府之国”核心区域的成都,得到都江堰自流灌溉,是四川省粮食主产区。全市有耕地面积42.4万公顷,其中,水稻19.33万公顷、小麦7.53万公顷、玉米4.9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75%。目前成都全市的粮食总产量在240万吨左右。
粮食丰收之后,科学有效的存储成为关键问题。成都发展改革委粮调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模式下,粮食存储完全靠露天晾晒,虽然较为经济,但比较耗时,既影响交通又对粮食食品卫生产生影响,“随着规模化生产的扩大,粮食处理的时间集中且量大,加之人工成本的增加,粮食烘干已成为规模化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
崇州市隆兴镇青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社员们,对此有真切感受。有一年,合作社迎来粮食丰收,可水稻收割后碰上了下雨天,没法翻晒,难得遇到几个适合翻晒的天气,又找不到足够的院坝。为了解决部分还没有送进储备库的湿稻谷,合作社不得不压低价格,卖给了附近的收购商,几百吨算下来,损失了几万元,“直接影响了年底合作社的二次分红。”合作社理事长罗巡虎至今懊恼。
喜 不光晒粮还能分红
为解决农户的普遍诉求,成都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启动了一项计划:根据成都市粮食规模化生产发展趋势,对总体规模、功能设计、点位布局进行一次性规划,到2016年,全市建成60个粮食烘干中心,每个粮食烘干中心按照日烘干能力200吨的设备、仓容 2000吨的规模配置,满足266.67公顷,辐射666.67公顷,极端天气下辐射1333.33公顷,实现平坝粮食产区全覆盖。
在政府扶持、村民自筹下,崇州市隆兴镇青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社员们,已经早一步体验到粮食烘干中心的作用。社员罗万财在筹资时果断投入了3万元,成为了股东之一,“不光晒粮时没担忧,还能以股东身份进行分红,第一次就分了近2000元,比把钱存在银行划算。”
成都发展改革委做了一个测算:按照设计标准,每个粮食烘干中心在每年大小春粮食收获季节开展粮食烘干业务,可烘干粮食12000吨,按照公益服务低利润的原则每吨收取240元的烘干费用,也可实现收入288万元,除去烘干成本后,可实现利润30万元。按烘干中心设备10年折旧算,5年可收回投资成本。农民使用烘干中心烘干粮食,也比传统晾晒每吨节约费用160元。“完成60个粮食烘干中心建设后,每年可减少因使用传统粮食晾晒方式导致的粮食损失1.29万吨,增加农民收入约3577万元。”成都发展改革委粮调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