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给京南小城带来前沿科技

12.10.2018  12:46

  “我们有信心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克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这一世界难题,打破欧美在油气资源探测、页岩气开发装备领域的垄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在衡水高新区如是说。9月初,衡水高新区与朱日祥院士团队合作,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研发和转化具有前瞻性的智能导钻等能源服务装备和技术。目前,衡水高新区与中科院7所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北京优势科研资源为当地带来前沿、新兴产业的同时,当地传统产业也在这次“中科院+”的合作中实现转型升级。

  合作期15年

  朱日祥院士是地球物理学领域的专家,在矿产资源探测和油气资源开发领域颇有造诣。他介绍,近年来美国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了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扭转了石油进口国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朱日祥院士与多位国内国际院士一道,研发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与相关理论。研究成功后,该技术可打破欧美在油气资源探测、页岩气开发装备领域的垄断,同时深层的油气开发还能影响到我国的能源战略。

  9月8日,衡水高新区管委会与朱日祥院士所在的中科恒道(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合作期限15年。产业园初期用地200亩,院士及人才配套用地60亩。衡水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姚幸福向记者表示,园区立足全球能源行业,研发和转化具有前瞻性的能源服务技术和装备,通过重大专题技术的孵化和产业化,建立“理论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金融驱动”四位一体的新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他说:“中科院是座‘富矿’。设立能源装备园区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也是地方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业内专家,朱日祥院士日程紧凑,从河南结束考察后便马不停蹄来到衡水。签约后再次到访,朱日祥感慨园区建设进度之快超出预期。姚幸福介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智能导钻装备车间的图纸已经形成,两个月之内车间就将建成。最迟今年底科研仪器设备便可进场。预计2020年,这里便能生产出可产业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

  姚幸福对记者说,装备制造业本身是衡水市的传统产业。在新技术研发、中试、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智能导钻的一系列配套技术和成果都可以就地转化,预计明年我们就会有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与7家院所深度合作

  日前,我国首座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实验平台在衡水建成。目前已完成设备调试,正在开展压缩机测试前的准备工作。该平台可以用于开展高速转子测试、轴承测试和密封测试等实验,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兆瓦级二氧化碳压缩机实验平台,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同类实验平台之一。这是继能源装备制造园区之后,衡水高新区与中科院合作的又一项成果。

  姚幸福介绍,衡水市高新区瞄准以中科院为核心的科研院所,先后开展近百次对接恳谈、实地考察、创新论坛等专题活动,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力学所、化学所、信息情报中心等7个院所,以及清华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美国加州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越来越多北京优质科研成果,在京南小城实现转移、转化。

  带来新兴产业之外,北京科技资源也有效推动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衡水市依托中科院北京分院、衡水科技谷科技资源,通过工业医院、工业诊所、工业大夫三级“诊疗体系”,开展规模以上企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力争1年内完成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转型升级,3年内带动衡水市规模以上企业转型升级。由中科院牵头组成专家组,完成高新区内38家化工企业绿色化、高值化、安全化改造,根据企业需求,陆续应用生产的16项产学研合作关键技术,将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

  落实“百千万”待遇

  衡水高新区与中科院所属多家院所的合作源自2016年。目前,衡水高新区已搭建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教育部“蓝火计划”衡水基地、衡水高新技术转移促进中心、京津石衡创客联盟四大科技创新平台。同时,衡水高新区以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增幅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充足。今年以来,已向镍基新材料、中美干细胞、汉禧科技、京南大健康商学院等新兴产业项目提供各类支持资金1亿多元。去年,高新区对科技人才的奖补资金达1.89亿元。

  今年,衡水高新区正在落实科技人员的“百千万”待遇,即百平方米住房、千元医保、万元交通补贴。把科技人才子女纳入高新区12年公费教育范围,并优先享受衡水高品质教育资源。姚幸福向记者介绍,“目前,衡水高新区与北大医疗集团合作高标准建设一所医院,幼儿园和小学都是由北京的教育机构进行管理。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与京津同标准的生活圈。解决了孩子上学和老人看病的问题,你自己又在这儿有事业,那我们的人才既能落得下,又能用得上,最终实现各尽其才。”(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李如意 通讯员:崔晓明 )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