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今年约有800场活动纪念交建50周年
2014年正值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10月31日,“对流——北京西山中法文化交流史迹展”在原中法大学附属中学旧址——北京市第47中学展馆隆重开幕。图为书法家在展览开幕式上书写“对流”两个巨大的汉字。
中新北京网10月31日电 (记者 陈建)在原中法大学附属中学旧址——北京市第47中学崭新、宽敞的展厅里,近200位嘉宾于10月31日见证了“对流——北京西山中法文化交流史迹展”的开幕式。这只是今年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一个缩影。法国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参赞周子牧(Anthony Chaumuzeau)在开幕式上说,2014年的前10个月里,中法之间已举办了约600场活动;11-12月期间,还将有200场纪念活动。
中法两国正式建交于1964年,至今已走过50年历程。周子牧认为,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是中法交流的核心。
北京西山与法国的百年情缘
近现代历史上,北京海淀区西山一带,在中法民间交流中曾经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里,赴法留学的开拓,为中国政治、文艺界造就了大批高端人才;中法大学的创办,让中国高等教育及学术研究有了全新的可能;温泉实验的启动,使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有了最早的尝试。这一切无不得益于中法学人及朝野人士的支持与推动。
如今,西山一带仍留有中法文化交流遗址20处左右,包括贝家花园、贝大夫桥、圣-琼•佩斯著诗处、中法大学旧址及理想社会实验区等。为推介西山中法文化交流史迹群,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史迹览系统梳理了近现代以来北京西山一带遗留的中法文化交流史料,搭建起西山地区中法乃至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平台。
展览共分为前言、贝熙业大夫与贝家花园、铎尔孟与《红楼梦》、圣-琼•佩斯与《阿纳巴斯》、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与中法大学、后记六大部分,通过图文、视频、实物、互动电子书等多维形式,追溯了北京西山一带尘封的中法文化渊源,还原和展现北京西山与法国的百年情缘,让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饶有趣味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贝熙业的中国抗战之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参加今天西山中法文化交流史迹展的,还有贝家花园主人贝熙业之子、法国著名心脏病专家让•路易•贝熙业(JeanLouis Bussière),以及“小贝大夫”的妻子和儿子。
贝熙业是一位在抗战期间无私援助中国人民的白求恩式的法国医生,擅长普通医学及普通外科。民国初年来华,曾任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医官、法国医院大夫;1920年中法大学成立,任该校董事、教授兼校医。在中国生活了40多年,1954年离开北京回法国。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中国的抗日运送战地急需的药品;掩护爱国青年学生、共产党干部、国际友人奔向革命根据地;为抗战勇士和平民百姓分文不取地医治伤病。
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贝大夫生前遗留下来的物品原件,同时还以图片与影像记录的方式,还原出当时贝大夫的生活环境与工作场景,讲述了贝家花园与贝大夫的历史故事,以及贝大夫在中国生活多年后与中国文化和人物之间的往来与交往,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
铎尔孟与《红楼梦》
法国汉学家铎尔孟曾于1906年至1955年在中国生活近半个世纪。他早年曾跟随时任大清帝国驻法使馆武官的唐在复学习中文。后在唐在复推荐下,铎尔孟来到中国,担任醇亲王载沣府中的家庭法语教师。北洋政府时期,他担任过外交顾问,还参与创立了北京中法大学,并任教于中法大学与北京大学。1941年,铎尔孟负责筹办了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此后,这里成为受二战冲击的一大批中法学者的避风港。
1954年,受政治因素影响,汉学研究所西迁巴黎,铎尔孟则隐居于巴黎市郊路易九世(圣•路易)时期的华幽梦修道院。精通中西学的他,随即由汉学家艾田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学代表作丛书》推荐,成为《红楼梦》法文全译本审校的不二人选。铎尔孟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因《红楼梦》得以延续。年逾七旬的老人与他的学生、中法大学毕业生李治华开启了每周的“星期二之约”,逐字逐句翻译、校阅《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风雨无阻,直到1965年逝世。
铎尔孟用生命中的最后十年,用法国的浪漫语言,诠释了《红楼梦》里中国的浪漫爱情故事,也演绎了中法文化交流史上浪漫的片段。铎尔孟去世的16年后,法国伽里玛出版社推出了《红楼梦》法译本,震动法国翻译界和汉学界。
此次展览结合多媒体形式,通过电子互动的方式呈现了红楼梦法译手稿实物和影像,展现了中法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对流。
被唤醒的诗人圣•琼•佩斯
法国诗人圣•琼•佩斯1916年作为外交官来华工作,先后担任法国驻上海领馆领事和驻北京大使馆秘书。他几乎亲历了民国早期对外交往的所有重大事件。在巴黎和会期间,他对中国受到不公正待遇表示同情。在华期间他游历了中国东北、西北各地,铎尔孟与他在文学上互相影响。
在贝熙业等朋友影响下,圣•琼•佩斯每年夏天到北京西山避暑采风,寄寓在道观桃裕观里进行文学创作。在这里,他写下以妙峰山庙会为背景的印象派长诗《远征》(《阿纳巴斯》)。正是这首诗使其获得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此次展览中,《远征》的动态电子书以投影的形式放大展示,互动翻阅的形式增强了观众走近这部作品的趣味性。桃裕观则以影像的形式得以再现,让观者感受诗人当时的写作空间与精神境遇。
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20世纪初,一个由中法两国精英知识分子组成的松散的“朋友圈”曾经活跃于北京西山,他们致力于借鉴“民智民气先进之国”的法国文化,开创中国的“新世纪”、“新社会”。在中国现代史上,他们开启了自启蒙时代中法文化交流高潮数百年之后的又一次特殊的文化对话与教育交流,其深远影响绵延至今。
这个“圈子”的代表人物包括蔡元培、李煜瀛、吴敬恒、张人杰、熊希龄等中国人,也包括铎尔孟、贝熙业、圣-琼•佩斯、德日进等法国人。他们联合两国朝野人士,做了大量中法文化交流的开创性工作。其中尤以中法教育交流为重,即所谓“改良社会、首重教育”。
北京西山,就是这批中法精英知识分子擘画法国模式教育改革和实践的一个“基地”。他们在这里推动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创建的中法大学,实施的温泉乡村实验,在当时的中国都可谓开先河之举。
此次展览根据现有47中存留的历史文献,用声音、影像等多媒体手法,揭开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法大学的兴衰、西山乡村试验等尘封的历史篇章。
作为中法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海淀区还计划推动“西山国际创作营”、“自行车驼峰航线”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同时,海淀区将与各高等院校、中法文化交流机构以及外研社等区内知名文化企业,共同探索筹建中法文化交流青少年教育基地、西山中法文化交流中心等永久性中法文化交流平台,以期充分发挥公共外交以及民间文化交流的国际合作与传播优势,彰显海淀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加强两国人民友谊贡献一份力量。(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