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第24期新上岗中层干部学员赴临沂开展党性教育

10.07.2017  08:32

7月3日至7日,中国人民大学第24期新上岗中层领导人员培训班在山东临沂开展党性教育和现场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出席活动。26名新上岗中层干部学员参观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刘少奇在沂蒙纪念馆、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唱响红色歌曲,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

7月3日下午,在费县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一张张黑白照片,一件件历史实物,一个个悲壮故事,把学员们带到了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通过瞻仰纪念碑,听取现场讲解,观看纪录片,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沂蒙这方热土的红色基因,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感受到了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

7月4日上午,在吴付来副书记带领下,学员们来到临沭县刘少奇在沂蒙纪念馆,详细了解了1942年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指导抗战期间,成功实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出事关山东抗战全局的一系列决策,帮助山东开展减租减息群众运动的历史过程,大家仔细观看展览图片、录像,认真听取讲解,学习了刘少奇同志抓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领导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宝贵经验,回顾了共产党人前进征途中的坚定足迹,对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认识和理解。

下午,学员们又马不停蹄赶到位于莒南县的沂蒙根据群众工作展览馆,参观省政府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和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览馆。学员们边看边思、边学边议, 420万沂蒙人民,120万拥军支前,20万人参军参战,10万英烈血洒疆场,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彰显了沂蒙人民为民族独立而不畏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也深深震撼了学员们的心灵深处。

7月5日上午,学员来到沂南县参观红嫂革命纪念馆,聆听《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革命事迹报告。红嫂原型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大姐李桂芳、拥军妈妈胡玉萍……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个亲切高大的形象,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全体学员齐声唱响《跟着共产党走》,“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就是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下午,怀着崇敬的心情,学员们来到蒙阴县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进行现场教学。纪念馆无声伫立,外墙镶嵌的194700颗子弹壳诉说着当年残酷的战役,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学员们驻足凝视、陷入沉思,追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表达对牺牲英烈的崇高敬意。

在英烈亭前,学员们肃立默哀、敬献花篮,庄重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沉痛哀思。学员们还一同观看了《英雄孟良崮》纪录片,深入学习了战争年代革命先烈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晚上,全体学员一起观看了电影《沂蒙六姐妹》。影片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体,由陈毅元帅命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她们带领全村妇女为部队筹集草料、烙煎饼、做军鞋、送弹药、救伤员,建国后矢志不渝地拥军,谱写出了一曲新时期继续为党、为国家作出新贡献的美丽篇章。

7月6日上午,学员们先后参观了临沂市规划展览馆、临沂市博物馆、沂蒙革命纪念馆,深入了解了沂蒙人发扬沂蒙精神,率先在全国18个革命老区中整体脱贫后,又依照“滨水生态城、商贸物流城、历史文化城”的规划,开始了“大美临沂”的建设和发展。

下午,学员们赴市委党校进行专题教学,聆听临沂市委党校文化科技教研部主任庄纪旭副教授所作的报告《沂蒙精神的成因及其启示》,共同探讨了沂蒙精神的发展脉络和内涵,回顾了共产党人前进征途中的坚定足迹,对党的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7月7日上午,在兰陵县代村社区党性教育教学点,学员们详细了解了代村社区基本情况,参观了代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并结合教学情况就新型社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交流。

五天的行程匆匆,但感触和震撼学员们永远留在了学员们心中。大家一致认为,在走上新的岗位之前接受这样一次鲜活生动、入脑入心的党性教育,既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也是一次终生难忘的心灵洗礼。大家深深感到,作为我们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的党员干部,同样经历烽火洗礼,传承红色基因,肩负光荣使命,更应该时刻坚守党的信念,胸怀党的理想,牢记党的宗旨,怀着干事创业的激情,以临沂党性教育活动为新起点,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地做好工作,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