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靳诺:法德并治 协同推进

05.06.2017  09:40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人才、进一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高度重视。讲话中特别重申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中,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德并治、协同推进这一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一鲜明论断,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应该将深入贯彻总书记讲话落实到培养更多优秀法治人才,加强法治基础理论研究、发挥好智库作用上来,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把法治和德治统一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是习近平同志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从方法论角度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问题,特别是鲜明强调两者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对于我们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和德治统一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世纪初,江泽民同志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一重要论断。党的十六大后,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创造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并把其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又专题论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次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再次强调和重申了这一重要观点。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在思想上层层深入、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在价值上一脉相承,强调和重申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决心,廓清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和德治统一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绵延近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政治文明。德治、法治的思想和实践贯穿中国历朝历代,德法并治是中华政治文明的瑰宝,两者有机结合的程度也成为中国古代王朝兴衰更替的基因密码。从中国古代文明角度看,历代统治者更多地强调将法律和各种社会规范寓于道德教化之中,通过“内圣”达到“外王”,中国的先哲即已发现“敬天”“祀神”不如“敬德”,从而完成了从宗教政治向世俗政治的转变。早在两千多年前,周公就提出“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强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荀子主张“化性起伪”“隆礼重法”。汉代董仲舒提出“阳为德、阴为刑”,主张治国要“大德而小刑”。到了唐代,人们更是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一方面推行德治,通过“贞观修礼”建立一整套道德体系;一方面推行法治,制定严密的法典——《唐律》。宋元明清时期基本延续了德法合治的传统。通观我国古代历史,正是由于强调德法合治,强调通过弘扬道德来加强人们内心的秩序意识、法律意识,才使得我国古代的政治文明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文明成果。正如楼宇烈先生所指出:“中国的文化不是靠一个外在的神或造物主,而是靠人自己道德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这也是中国早于西方产生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但没有走向西方物质至上、人沦为物质的奴隶的极端发展主义的重要文化根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丰富养料,他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立足现实得出的科学结论。

再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和德治统一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论述,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证明,法治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治理方式。由于法治化的社会规范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法治道路已经成为全人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共同价值追求。从世界范围看,凡是社会治理比较有效的国家,都坚持把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同时注重用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过程中,对人类社会创造的法治文明成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都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我们的体制机制,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世界上的优秀法治文明成果,要积极吸收借鉴,也要加以甄别,有选择地吸收和转化,不能囫囵吞枣、照搬照抄。”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指针,只要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突出特色,发扬中国智慧、立足中国实践的原则,就一定能够为世界法治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坚持法德并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眼当前、面向未来,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继续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统筹推进以德治为基础的法治建设、以法治为保障的德治建设,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树立法治信仰必须加强道德支撑,以道德滋养法治,才能达到“法安天下”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名言:“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充分说明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其根源在于认同法律所承载的道德追求。只有符合最广大人民道德意愿、与全社会主流价值观同心同向的法律,才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真正被人们所认同、所遵守、所信仰。因此,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首要的是努力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推进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将正确的道德观作为衡量立法科学性的重要标准。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既需要良法,更呼唤善治。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不仅体现在立法中,也应当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予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法律难以规范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作用。”强化道德的支撑作用,能够有效弥补法律的滞后性所带来的法治盲区,使执法和司法主体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行使自由裁量权,确保法律实施既于法有据又合乎情理,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相统一。强化道德的支撑作用,还应当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养人们的法律信仰、法制观念、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育丰厚的道德土壤,用法治的方式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其次,弘扬道德精神必须加强法治支持,以法治保障道德,才能达到“德润人心”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执法和司法既是对法律的执行,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昭示,要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来弘扬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因此,要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激起公愤的失德现象,仅靠道德教育、“扣问良心”还远远不够,必须运用法治手段进行治理,从立法上明确惩戒措施,从执法上加大惩治力度,为道德建设“保驾护航”。对诚信缺失等生活中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既要树立系统思维,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找准痛点,不断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真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优势,用法律权威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使道德真正内化为人们内心法律。

再次,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才能达到“以上率下”的效果。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解决党自身的问题,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关键少数要发挥关键作用,领导干部既应该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应该做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因此,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考核指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作为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要求领导干部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以上率下”,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推进法德并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过程中践行高校的重要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向全党全国发出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进军令,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动员令,也是鼓舞当代青年勇于担当历史责任、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召集令,体现了对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坚定信念,对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与使命的殷切期望,以及对青年学子健康成长的殷殷嘱托。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高校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当努力从以下三方面提供好保障和支持。

首先,必须为探索和推进法德并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强大智力支持。高校具有优秀人才汇聚、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积累深厚的优势,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好重要智力支持作用。当前,一是要推动基础理论创新。高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尤其是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研究、传播和普及工作,总结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二是要研究重大现实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高校要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法治的呼唤,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综合运用法学、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知识多维度、多学科地分析法治与德治、尊礼与守法的辩证关系,对复杂现实进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学总结,提炼规律性认识。三是要发挥高端智库作用。包括法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高校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基础上,走出“象牙塔”,打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深入到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实践中来,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各有侧重、协调推进建言献策,发挥好智库作用。

其次,必须为探索和推进法德并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强大人才支持。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一大批优秀的法治人才是关键。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培育优秀法治人才的主要平台。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立德树人,为广大知识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方面,要加强青年学子在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方面的通识教育,把法律精神融入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之中,让青年人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成长为富有良好法学修养的各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夯实和提升青年学子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他们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再次,必须为探索和推进法德并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强大文化支持。高校是创造、继承和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场所,在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过程中,一是要弘扬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挥好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用理论和事实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增强广大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要弘扬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使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中国有着有别于欧美的法治传统,绝不能生搬硬套西方模式,要在借鉴国外有益法治经验的同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只有这样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才能够在中国大地真正落地生根。三是要弘扬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发挥好师德模范和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

总之,全面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协调推进包括全面依法治国在内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校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我们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抓住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根本,落实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把各种“软指标”变成“硬约束”,这样才能更好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和使命,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原文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