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获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建“五院一地”

13.12.2020  20:31

  中新网北京新闻12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中国音乐学院获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今天,中国音乐学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大会暨“五院一地”授牌仪式在京举行,该校将建设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中国乐派研究院、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教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音乐研究基地,为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和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中国音乐学院创建于1964年,素有“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的美誉。中国音乐学院校长王黎光在会上谈到中国音乐学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规划”时称,该校2017年成为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0年进入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是对学校乃至音乐学科研究属性的再次认可。

  他表示,中国音乐学院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建设“五院一地”,形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理论保障;建设“中国乐派”,将其作为音乐教育体系发展的核心内容;打造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具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中国音乐高层次人才的改革举措,“国音人将继续探索和努力,建设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现学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远大目标;建设并发挥国家智库作用,担当起高等艺术教育的新时代责任与使命。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柳贡慧、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北京舞蹈学院校长郭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等向中国音乐学院表示祝贺,认为中国音乐学院开创性地建设“五院一地”,形成与世界一流音乐院校多形式的国际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了贡献、展示了实力。

  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致闭幕词时表示,该校要对标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要求,制定出台具体方案,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一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二要强化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探索艺术学与其他学科门类的新兴交叉学科;三要加快推进科研机制改革,提升整体科研能力;四要引进和培育研究型高端人才,优化师资队伍;五要聚焦国家战略和首都定位,提升艺术创演能力,推出更多体现中国风格、首都特色的高品质精品力作。

  当天,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交响乐团演奏了由德国作曲家恩格尔贝特·洪佩尔丁克创作的三幕童话歌剧《汉泽尔与格蕾泰尔》和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艾格蒙特序曲》,展现出中国音乐学院的办学实力与艺术成果。(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