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03.12.2014  12:30

   清华新闻网12月3日电 11月30日上午,由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当代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开幕。我校党委书记陈旭出席并致辞,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在开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讲。会议开幕式由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主持。

  论坛现场。

  陈旭在致辞中指出,我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了大批为学、治国、兴业的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如何在青少年中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事关党和国家未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也是我们大学人才培养的重大课题。为此,清华大学明确提出,要坚持“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基本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同时,我校将整合力量,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一周前,由我校牵头,协同上海市教卫工委、东北师范大学、团中央相关单位成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我校作为牵头单位,将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在德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传统优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以及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担当重要建设责任。

  秦宜智在讲话中指出,青少年发展从来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看,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内在需要和时代课题;从青少年发展的角度看,是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现健康成长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12个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表达,每一个词背后都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支撑、深厚的文化底蕴。秦宜智提出,要结合党的科学理论,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要结合革命传统教育做好阐释工作。青少年工作者和研究者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当代青少年思想行为的新特点,要深入研究和设计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要动员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倡导,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广泛参与,要动员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上传递正能量,要动员青少年在交流交往中讲好中国故事,自觉承担起介绍中国、展示中国的责任。

  秦宜智强调,在广大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工作推进上,频繁换频道、图一时热闹是不行的;在课题研究上,剑走偏锋、博取眼球也是不行的。我们一定要发扬水滴石穿、持之以恒的精神,拿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韧劲,把各项工作和研究做深、做细、做实,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中扎根发芽。

  下午的主题发言,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陆玉林主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良驯、清华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吴潜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沈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郭建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共青团吉林省委书记程龙、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万闻华、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刘娟、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等,对如何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

  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青少年工作者和青少年研究专家、学者300余人参加论坛。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生编辑:长松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