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生访中国“长寿村”:多笑多动从容面对变老
中国巴马,一名百岁老人在准备蔬菜。(《华尔街日报》网站)
参考消息网7月16日报道美媒称,一位美国心脏病专家访问中国长寿村后分享了他的发现与心得——多笑,换个角度看待压力,从容面对变老,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6日刊登了美国盐湖城山间医疗中心心脏研究所医疗博士约翰·戴的一篇文章,记述了他访问中国长寿村的见闻与心得,文章摘编如下:
和美国其他人一样,多年来我尝试了各种饮食和锻炼方法,但都不怎么成功,效果甚微。我有高血压和高胆固醇,为此也咨询过一些同行医生和营养学家,每个人似乎都有不同的说法。然而当我来到中国巴马(我在医学杂志上看到了这个地方),一切开始有了变化。这里的人普遍高寿,因此被称为“长寿村”。巴马村约有550人,每100人中就有大约一位百岁老人,而美国百岁老人的平均比例为1/5780。
在巴马,人们老得很慢,不存在肥胖问题,他们中90多岁甚至100多岁的村民往往还在园子和田里劳作,心脏病或癌症十分罕见,老年痴呆更是闻所未闻。
说实话,我觉得这有点儿颠覆我的认知,和我在医学院学到的很多东西形成鲜明反差。我以前一直被教导说,人上了年纪自然会有慢性病,可以采取药物和手术治疗。从这个角度看待生命,那么痛苦地衰亡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个过程温柔一些。
那么,巴马的村民是如何做到健康长寿的呢?首先,好的饮食——没有添加糖,也没有加工食品——自然是一个因素,身体经常活动也同等重要。长寿村的老人们从未刻意锻炼,但他们的运动量真不小,醒着的人几乎每一分钟都在活动。除此之外,我发现一些简单的心态改变也能起到帮助作用。
首先是多笑。第一次见马文(音)时,她告诉我她已经107岁了。这位老人精力充沛,为人风趣,而且总是在笑。我问她:你遇到苦日子也会笑吗?她答道:“那就更要笑啦,这种时候笑是最重要的,对吧!”《心理科学》杂志2010年刊登了一项非常巧妙的研究,对棒球运动员在球星卡照片中的表情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那些在照片中喜笑颜开的运动员比那些不苟言笑的球员平均寿命要长七年,所以下次揽镜自照时不妨笑一笑,然后养成笑的习惯。
其次,换个角度看待压力。据估计,至少70%的就诊是因为与压力相关的疾病,比如高血压、胸痛或心悸。耶鲁大学的Rachel Lampert发现,悲伤、愤怒、压力、不耐烦或焦虑会导致房颤风险上升近6倍。
然而在巴马,我发现当地人感受到的压力非常小。有一天,我和一个叫李玉(音)的人一起摘蔬菜,他告诉我他50岁。我说在田里劳作貌似很辛苦,他则回答:“是挺累的。不过当我回到家,我不会去想辛不辛苦,我总是对白天完成的工作感到满意。”
还有,别忘了玩耍。我们很多人花了不少时间参加锻炼或体育活动,但大部分人并不怎么玩耍。而在巴马,人们会将玩耍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比如马文告诉我,她和丈夫在田里劳作时就经常即兴高歌。你也可以在很小的琐事中引入游戏元素。比如,我以前接到呼叫时经常从医院这头跑到那头,现在为了让跑步变得有游戏趣味,我开始试着用iPhone计算步数。
最后,对变老后的生活要抱有期许。《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2002年刊登文章称,一项对美国660名老年人的研究显示,无论社会经济地位和年龄高低,那些坦然接受变老、并认为生活还会越来越好的人,其寿命比那些态度悲观者要长将近八年。事实上,每一个和我聊过天的巴马百岁老人都告诉我,他们正处于人生的最好年华。相信“最美夕阳红”,这或许是最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