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校长出席首届中国金融教育发展论坛并致辞 吴晓球副校长作主题报告
5月20日,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金融教指委)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和国泰君安证券联合承办的“首届中国金融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全国金融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郭庆平,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黄宝印,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全国金融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球,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辑蒋万进,金融时报社社长邢早忠,共享金融百人论坛理事长、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金融教指委其他委员,100多所全国金融硕士培养院校的院长和项目负责人,金融机构代表,媒体代表等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二十多位教育界和金融业界专家与会并发表演讲。
刘伟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金融发展新趋势与金融人才培养”,这一主题以及论坛研讨形式都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5月3日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的“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的号召。各位金融教育专家和金融实务工作部门的业界精英共聚一堂,探讨金融发展新趋势、新问题、新对策,同时还将结合金融发展的新趋势,为如何优化金融人才培养建言献策,意义重大。
刘伟校长表示,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金融学科教育科研基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始终立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海纳百川,建立起高层次、高水平、具有前瞻性和务实性的大学学术平台和教育基地,促进了政府、实业、学术三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20世纪50年代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金融学教材《货币信用学》,奠定了新中国金融高等教育的基础。进入21世纪,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学科于2001年、2006、2013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蝉联国家级重点学科,2013年教育部公布国家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九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其中以金融学为骨干学科的应用经济学连续三次排名全国之首。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成为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一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这一金融学术品牌论坛,发挥了重要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其理论研究成果也正成为金融监管层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在未来为金融理论与研究、金融人才培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吴晓球副校长在论坛中作了题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3日到中国政法大学视察时特别提到“中国的未来在年轻一代”,中国金融的未来也在年轻一代。中国金融业能有今天,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大国,与改革开放40年来金融人才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但站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站在金融强国的地位来看,用引领世界金融发展趋势的标准来看,中国金融人才培养之路还很漫长,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很多的观念和认识需要深化,还有很多体制约束需要改革。
吴晓球副校长在报告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学习会中提到,金融安全非常重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防止微观金融风险演变成全面的金融危机,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是我们的底线和最重要的任务。我们要科学、完整、系统地把握金融风险,这种把握是站在金融未来发展的趋势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角度,而不是站在落后的金融状态的角度。他认为,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把握五个基本要点:第一,要注重理论逻辑的培养;第二,要培养基于解决复杂问题的专业能力;第三,要注重创新动力与风险意识的平衡;第四,要有开放的意识、现代的理念;第五,要有法律规范和道德底线。
全国金融教指委主任委员郭庆平致开幕辞和闭幕小结。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李东荣会长作了题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方向”的专题报告。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黄宝印副主任对首届中国金融教育发展论坛这一连接教育界和金融界的平台创新表示高度赞赏,他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对金融专业学位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10多位来自高校和金融实业界的知名学者、企业高管就中国金融人才培养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