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家]吴晓球:人民大学是我灵魂的归处

21.09.2017  18:37

2017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迎来80周年校庆,这是吴晓球陪母校度过的第34个生日。

如果说中国人民大学是一片汪洋大海,那我就是大海里的一条鱼,而且是一条快乐的鱼。但这条鱼只能放到人民大学的海洋里,不然它很快就会死掉。”吴晓球,这位在我国金融学科特别是证券和资本市场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学家,数十年的研精覃思,并未消磨他身上浓浓的“浪漫主义”气息。

34载春秋,吴晓球执着于人大,执着于金融研究,不离不弃。从学生到教授,从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到人民大学副校长,他从未离开过这所大学。他对本刊记者说,“我的DNA天生与人民大学匹配,换到其他任何一所大学、任何一个工作岗位,我都会水土不服。

人民大学是一所非常包容的学校。”正是这片包容的土地,滋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金融学人。

校庆之前,本刊记者来到人民大学,采访这位人民大学金融学科新一代主要学术带头人,吴晓球的学术情怀与故事,从这里开始。

(著名金融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吴晓球)

九成时间在研究资本市场

1994 年之后,我 90% 的时间都在研究资本市场, 10% 的时间在研究互联网金融。

        —— 吴晓球

在吴晓球心中,人民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它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让年轻学者脱颖而出,就是五湖四海式的包容,英雄不问出身。

吴晓球1983年考取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研究生,1990年博士毕业即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再次破格晋升为教授。那年人民大学一共破格晋升了五个年轻的教授,吴晓球年纪最轻,时年34岁。

事实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民大学校园,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经济学科涌现了近百位著名学者,可谓星光璀璨。“能在那个年代得到前辈的赏识,备感荣幸。我特别感谢我的前辈老师们对我的提携与认可,感谢人民大学包容的学术氛围。”吴晓球说。

有容乃大的校园氛围,让一大批有才华、有理想、科研比较突出的年轻人迅速地成长起来,吴晓球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不一于汝,则二于物。”这是对吴晓求学术精神的最好形容。

采访中,吴晓球自称并不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但是非常专一,不会随波逐流,不会随着社会热点的变化改变自己研究的方向。“1994年之前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1994年之后,我90%的时间都在研究资本市场,10%的时间在研究互联网金融。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这份“守一”与执着,成就了他在资本市场研究领域不可动摇的学术地位,成为经济学界在资本市场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家之一。

他提出的现代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核心地位的思想即资本市场核心论、国际金融中心飘移论、股权分置改革理论以及中国金融结构变动趋势分析等,奠定了中国资本市场理论的基本框架,树立了中国资本市场中的若干基本理念,开创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新篇章。

吴晓球相信市场的力量。在2000年前后,他写了一本书——《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中国的战略选择》,讲的是未来中国金融一定会形成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金融架构和模式,整个金融资源以市场为主要配置力量。记者问起,中国金融一直到现在都是银行业主导型,为何他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吴晓球回答说,目前的状态只是暂时的,未来银行业必须适应整个金融结构的变化。当时还没有意识到科技对金融有如此深刻的影响。中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必须考虑科技的力量。

在业内,吴晓球被公认为我国资本市场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提供了理论设计,并是政策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对此,吴晓球说,股权分置的存在会断送中国的资本市场。只要存在股权分置,中国资本市场就不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只有推动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资本市场才会有希望。他当时用一系列研究,从理论上阐释了股权分置的危害。这一研究对监管部门推动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晓球说,他的研究没有功利目的,不为领导批示而做,只为研究问题、说明问题、解决问题。显而易见,他通过一系列从学术出发的研究,找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症结问题作为切入点,为政府宏观决策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有效地发挥了经济理论研究对实际社会生活的指导作用。他对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中国金融的战略模式、创业板成长与风险、互联网金融和银证合作模式等等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其理论成果都对市场实践产生了影响,也构建起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理论框架。

吴晓球是位勤奋的学者,发表了大量论文和著作。在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资料室,整间房的柜子里都摆满了他的学术论文、著作和原稿。“我的每一篇论文都是独立思考后形成的,绝对没有任何照搬或抄袭,决不掠美学生的成果。”在研究所的办公室,记者发现他桌上摆着一摞厚厚的手写稿,正是近期发表的《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逻辑与选择》一文的原手稿,洋洋洒洒的5万多字全部手写,多达100多页稿纸,让记者很是震惊。他告诉记者,他的每一篇学术论文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从思路提纲到修改,需要经过三次修改、四道工序,最终才能变成论文。端正的学术作风背后,是学术大家的严谨、扎实与认真,这让记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吴晓球向记者展示他的论文手稿)

  学术研究特别需要学术逻辑

中国金融的基础结构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风险也发生了接近基因式的变异,这意味着金融监管架构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

          —— 吴晓球

吴晓球直言,当下,很多学者的研究只停留在表面,甚至人云亦云,背后并没有系统的思考。当与他们同台讨论时,他会直言不讳地问对方,你的观点背后有什么理论支持?推出这个结论的逻辑又是什么?很多讲者都答不上来。

做学术研究特别需要逻辑思维。”在吴晓球看来,仅凭坐在书房里思考并不能找到所有答案。为了把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透彻,他曾把证监会所有的法律法规都翻阅一遍,包括发行、上市、退市、并购重组、信息披露等等,以及美国1933年以来证券法修改的整个过程。“只有全面地了解这些信息,你才可能找到资本市场发展的逻辑线索,知道真正的问题症结所在。不然,你跟普通股民的水平没有差别。

对于中国金融领域的研究,学术逻辑同样重要。

中国金融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后,达到了足够大的规模,而且市场化、证券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都非常迅速。中国金融的基础结构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风险也发生了接近基因式的变异,这意味着金融监管架构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吴晓球认为,无论是推动金融监管改革,还是推动中国金融结构的变革,都要深刻地了解现代金融的发展方向、未来趋势以及特殊性。如果缺乏对金融的规律性把握,缺乏对金融结构变动趋势的理解,就很容易把代表未来方向的新事物,看成是破坏或者扰乱现行金融秩序的行为。另外,“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他对未来的理解也不同。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这个时候召开非常重要。”吴晓球告诉记者,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实际上要告诫大家几点,一是金融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基石,服务于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不要去搞那种金融的游戏。二是金融安全的重要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实际上是一个战略性任务。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对金融监管架构的重要修补。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金融监管发生了体系性变革,因为监管架构没有变,但这样的修补非常重要,它的主要出发点是防止系统性风险出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三是必须推动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开放。不是说关起门来停止改革创新,就能控制风险,保证金融安全。中国金融业实际上是在对外开放、深化改革中不断改善结构与功能,从而发挥防范风险的作用。

现在有很多人,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简单理解成为任何情况下都要为企业提供融资,这是一种误读。”吴晓球说,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但并不意味着只要你是企业,只要你需要钱,银行就必须提供。金融是基于创新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它的资金应流向那些具有竞争力、代表未来趋势、能够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企业和行业,而不是那些落后产能,甚至僵尸企业。

吴晓球说,金融有三大核心功能:一是融资功能,为社会提供间接融资或直接融资。二是财富管理功能。三是支付清算功能。当前科技对金融的渗透与改变,比科技对其他任何领域的影响都要大。科技的介入使金融的支付功能发生变化,出现脱媒现象,它不需要依靠物理介质,便可以直接进行第三方支付。这种变革是革命性的,对传统的支付结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要深入理解中国金融结构变革的趋势,要深入理解科技对中国金融的深度影响,这种影响将会使中国金融进入一个超越全球金融的快速道。”吴晓球说,今天中国金融在全球起到引领作用,最让人自豪的是互联网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它使中国社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没有第三方支付创新,何来的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它推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结构的变革,这就是金融的价值。

中国金融改革必须站在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一边。”吴晓球说,中国金融要想“弯道超车”,在全球起到引领作用,依靠传统金融很难做到,但科技金融可能会是一个突破口。

中国金融得益于宽容的监管理念

创新在前,监管在后。中国宽容的监管理念,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一脉相承。

        —— 吴晓球

中国金融新业态的出现,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能如此快速地发展,得益于中国宽容的监管环境。这种独特的监管理念,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一脉相承。”对于中国金融监管,吴晓球给予了高度评价。

创新在前,监管在后。要允许先试先行,试完之后发现问题再去规范。”他认为,中国能在并不太长的时间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取得瞩目成绩,与我们的改革哲学有很大关系。改革来自市场主体、来自基层,来自问题导向。

那么,如何取得第三方支付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平衡呢?吴晓球做了一个形象的概括:脱离监管的创新像是疯长的野草;阻止或扼杀创新的监管是腐朽的力量。这就是监管与创新的关系。

监管要对症下药。正如,我们不能拿治疗普通感冒的药,去治疗类似于感冒的H7N9禽流感一样,我们需要建立与互联网金融业态相匹配的监管体系。”吴晓球说,应在实践基础上,总结新金融业态的风险特点,制定一个与传统金融相区别的监管架构和监管政策。

吴晓球表示,一些互联网企业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美誉度并不高的原因,是某些从业者对互联网金融本质缺乏深度的理解,认为这是实现暴利的工具。事实上,它的本质是普惠性金融,面对的是小客户、小企业,以及中低收入阶层,根本发不了财。我们必须怀着某种公益性的事业去做互联网金融。“金融的改革都是要基于消费者、老百姓的利益考虑,不能基于传统的利益团体去考虑。”吴晓球说。

(吴晓球的学术著作和他的手稿)

人大有着天生的家国情怀

希望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能传承下去,并形成一个有人大特点、中国特色的金融学派,为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作出贡献。

        —— 吴晓球

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有着天生的家国情怀,这份情怀的基因来自毛泽东说的那句话:有了陕公,中国就不会亡。这是那个救亡图存的时代,党对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的一种高度评价,也是我们最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陕公的责任是救亡,现在,人大的责任是建设国家。”作为人民大学金融学科新一代主要学术带头人,吴晓球希望能将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形成一个有人民大学特点、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派,为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作出自身贡献。

谈到学术前辈,吴晓球话语中充满了敬佩之情。“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有过辉煌的历史,其中做出奠基性贡献的当属黄达老校长,他是我们新中国金融学科的奠基人,他的研究开创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顶峰。我们年轻时,从黄达老师的教材与著作中吸取了非常前沿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

如今,在人民大学23个学院中,财政金融学院是几大“王牌学院”之一,金融学科又是人民大学最有优势的学科之一,师资力量雄厚,也被寄予厚望。吴晓球介绍,目前包括财政金融学院在内,人民大学有五个学院、研究院超过110人的金融研究团队,涉及金融的几乎所有学科领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吴晓球认为,黄达那一代金融学者的使命是去构造一个与社会主义经济相匹配的金融体系、金融分析框架。如今,在大国金融的时代背景下,市场化、科技化的金融变迁环境,要求金融学人做到三点:一是要了解全球金融理论的发展方向,把握全球金融理论发展的动态。二是要深刻了解中国金融变革的趋势、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目标。三是要深入理解科技对金融DNA的影响,改进研究方法,扩大研究视野。“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完成的,需要集体的力量,集体的讨论,集体的启发。

除了前沿的学术思想理论,新一代金融学人必须传承前辈的学术品格与作风。

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特点,就是团队合作。”吴晓球介绍说,他所领导的一个学术团队有七八个教授、十几个副教授。其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我经常会把大家聚集在一起,通过发问讨论的形式,集思广益,碰撞思想火花,最终提炼出一个个成型的学术成果。”吴晓球说,“我的学术成果里,有他们的影子。争鸣是学术繁荣的前提。如果没有不同的声音,学术不可能繁荣。

包容反映的是一种学者的自信、谦卑与风度。

作为资本市场研究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之一,吴晓球喜欢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声音。他认为,理论的进步一定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拓展与解释,这种拓展难免和此前的理论不一致。如果观点相同,就没有意义,只是在炒剩饭而已。“我讨厌炒剩饭,如果有学者已经说清楚了的问题,我一般不会再去研究它。

对人民大学的金融学科前景,吴晓球说,“我希望人民大学金融学科能够立足于本国实践,立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发展目标,同时充分吸收国际上金融理论发展的成就。我们不闭门造车,我们不排斥新事物,我们一定要最广泛地吸收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当然我们也绝不照搬照抄。”他说,这样的结合,正是对黄达等前辈提出来的“古今中外,含英咀华”学术精神的最好传承与弘扬。

优秀的合作团队,传承着人民大学的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学人,不贪求功利,不标新立异,不推崇个人,而是为了金融学科的发展,为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发展辛勤耕耘,这种氛围在人民大学蔚然成风。这也让在此耕耘三十多年的吴晓球极为欣慰。

在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毕业典礼上,吴晓球发表了热情洋溢而令人深思的致辞,他说,不论身处顺境逆境,心中的灯塔不可泯灭。这在师生中产生巨大共鸣。采访尾声,记者问吴晓球,指引您心中的灯塔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心中的灯塔就是,乐观透亮,拥抱未来。

原文链接:

[中国金融家]吴晓球:人民大学是我灵魂的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