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中国生态治理提升人类福祉受关注
11月9日,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首场边会一炮打响。“生态治理提升人类福祉”这个鲜明的主题,吸引了美、英、法、德、俄、挪威、马拉维、哥伦比亚、墨西哥、西班牙、乌克兰、印尼、摩洛哥等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近百名代表。
演讲的国内外专家讲述了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创新、科学研究、公共教育、社区参与等务实举措,介绍了动员和引导各种力量、积极参与区域生态治理取得的实效,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成果和经验。
这场边会是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主办的。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副主任、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李怒云,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约翰•奥尼尔斯教授主持了边会。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谢极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颁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未来十年国家自主贡献的行动目标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他强调,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美好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
李怒云以“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提升人类福祉”为主题,阐述了政府支持和公民义务植树并举,是中国森林植被稳步增加的重要举措。据介绍,仅2015年,中国人工造林和森林抚育分别超过了500万公顷;有5亿人次义务植树23亿株;林业产值达到4.8万亿元。林业为提高人民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为企业和公众搭建捐资造林自愿减排平台、开展碳汇造林、开发林业碳汇“国家核证减排量(CCER)”交易项目等创新举措为促进生态产品交易、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了经验和范例。
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汉森博士、世界林业研究中心格蕾丝.王博士,就竹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和防止毁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案例分享。汉森博士提出,开发竹林碳汇并促进其进入交易体系是进一步提升竹子经济和生态价值的重要途径,未来将在非洲、南美和亚洲三个重点区域开展竹林培育、促进竹产业发展和相关能力建设。格蕾丝.王博士则介绍了在东南亚地区的相关经验和需把握的要点。
来自现场的消息称,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浙江农林大学、杭州低碳科技馆、上海安徒生童话乐园、北京兴博旅投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们,介绍了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野生动物保护、竹林碳汇和竹林产业发展、面对青少年的绿色低碳发展教育、旅游景区低碳创新等情况,和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是,中国在生态治理特别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做出了积极而有成效的贡献,在促进森林植被恢复、生态服务市场发育、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推广;要动员企业和公众广泛参与、共同推动绿色低碳科普教育、提高全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并积极采取行动;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相互分享经验。(A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