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求恩”, 中国大爱的践行者

30.01.2018  15:41
原标题: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 杨月)南苏丹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中国从2012年开始向南苏丹派遣医疗队,到目前为止共派出5批队伍,累计有66位医生到南苏丹参与医疗援助。这是55年来中国向50个非洲国家派遣的2万多名援非医疗大军的小部分,他们被当地人称作“白求恩”“创造奇迹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援外医疗给予“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高度评价。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远赴万里之外、冒着枪林弹雨实行援助?是什么精神鼓励着这些中国“白求恩”对战乱、疟疾从不畏惧,默默以仁心仁术温暖一方土地?

  今天,我们走近中国(安徽)第五批援南苏丹医疗队,走近以勇气和科学筑起对抗疾病的铜墙铁壁的他们。

   他们是身上有光的人

  这是一台惊心动魄的手术。

  南苏丹朱巴教学医院的中国援非医生驻扎地,电话铃声大作。

  2017年6月1日,来自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的周曙光医生接到电话,宫外孕!急诊!他和来自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孙传名一看,病人捂着肚子疼得哇哇叫,“一摸肚子怎么这么大,不像宫外孕啊。”周曙光赶紧带病人去B超室扫描一看吓一跳,不但看到了腹腔妊娠,就是孩子已经四个月,但没长在子宫里却长在肚子里,还看到了破裂的血管在流血。

  需要马上手术!可是急诊无法确认病人是否携带艾滋病毒,在南苏丹,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艾滋病患者。怎么办?

  “直接开刀了,急诊。”孙传名说,“不能多想,想多了就没法开展工作了,只能手术中小心再小心。”生死关头由不得退缩,硬着头皮也得上。“满腹的血、还有不断泉涌般流血的场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说。

  中国医生和南苏丹医生共同做手术。中国(安徽)第五批援南苏丹医疗队供图

  南苏丹本来血库存量就不多,再加上到处是营养不良的患者,无法献血,电力又不足,怎么办?

  没说的,只能抓紧时间,减少出血!最终,他们成功了,病人得以康复。“虽说急重症患者多,经历了那一次的生死速递,现在面对再复杂凶险的情况,也能从容面对。”周曙光说。

  这支医疗队组建于2016年11月18日,2017年5月1日到达南苏丹首都朱巴开始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南苏丹是联合国评定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这里常年动乱、内战不断。当地人平均一天只吃一顿饭,疟疾、伤寒是两大杀手,平均寿命不到50岁。中国援非医疗队工作的医院——朱巴教学医院是当地最好的医院,在中国援助的基础上,其硬件也只是勉强达到了中国70年代的水平。医生们最头痛的就是医院不能正常供电,有时一天只能供电2-3小时,有时一天也看不到电。

  病房没有陪护条件,这是等候在医院外面的病患家属。中国(安徽)第五批援南苏丹医疗队供图

  在这样恶劣简陋的环境中,中国医生却创造了太多奇迹。

  比如在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抢救新生儿创造奇迹。2017年6月20日,来自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刘进生和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的医生万燕明成功抢救了一个有微弱心跳但没有自主呼吸的婴儿。在孩子的父亲都决定放弃后,两个医生硬是一个人手捏着皮球、一个人手指按压心脏坚持了一个小时,直到供电恢复,把孩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个年轻而贫穷的国家需要更多新生命去建设它。”他们说。

  比如“朱巴刮起中国风,银针火罐显神效”的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中医针灸科张长安医生。他每天一到诊室,门口总会坐着一排病人,每天不能按时下班是常事,不少患者都用“神奇”来形容他。

  比如在职业暴露的风险下抢救濒死病人。2017年5月10日,一个病人全身满布甲盖到手掌大的水疱、因发热不停抽搐的身体连点头摇头的力气也没了……这名致死性重症药疹患者,合并艾滋病感染。来自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中国医生蒋鹏冒着职业暴露的危险,每天坚持一个多小时的换药和治疗,最后这个幸运的病人活下来了!

  “我们要做那个身上有光的人,做那个能够温暖别人的人。不断庆贺眼前的美好,方得以无畏前行。”这是蒋鹏在《中国援南苏丹医疗队刊》上写下的文字。身上有光,能温暖你我,更能照亮世界。

   我是“援二代”,祖国是我们的强大后盾

  “我是家族中的第三代医生,救死扶伤的精神从小就影响着我。父亲当年援外的条件比我们现在艰苦多了,援外的地点一定是艰苦的,但那里的人民需要我们,而祖国是我们强大的后盾!”来自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中国医生刘群是“援二代”,他的父亲曾于1983-1985年在南也门做过援外医疗工作。

  两代人都是援非医生,刘群和父亲并不是个例。用刘群自己的话来说:“医生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信仰。”而这种信仰,解释了为什么只要见到中国医生,常会有当地人热情地上前问候:“Chinese doctor, good!”

  “曾经有一次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家属把家里仅有的十个鸡蛋拿给我们以表达谢意,看着他们虔诚的眼神,我心里暖暖的、眼角湿湿的,婉拒之后我们又送了两袋奶粉给患者,希望她能早日康复。由于贫穷,当地人对中国医生的帮助只有用言语表达,听到的最多的就是‘Thank you, Chinese doctor good.’”周曙光说,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却能感受到他们的真情,“也许就是这种朴实的情感,成为我们这些援外医生能够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坚守、坚持和努力的动力吧。”

  对于中国医疗队的奉献,Juba Monitor 、The Dawn、SSBC等媒体看在眼里,化作报道,多次大篇幅讲述中国医生的故事,感谢中国医生的仁心仁术。

  当地媒体对中国医生的报道。中国(安徽)第五批援南苏丹医疗队供图

  “在战乱国家,枪伤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截肢的比比皆是,令人痛心!”刘群说,这里天天都有枪击案,自己如今最得心应手的就是取子弹。“现在做起来特别快,分分钟的事。”

  “援二代”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不畏艰难和医者仁心的传承,孙传名希望让这种精神也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希望用我的经历,让孩子感受到生在强大祖国和和平时代、远离战乱饥荒的幸福,明白即使国内生活条件好,也要学会克服困难、肯吃苦。”他说。

   扎扎实实带队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正因为对非洲的贫困有切身的体会,所以中国医生更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更关注医疗器械的可持续使用、对当地医生的“传帮带”。

  医院里有一台中国捐助的闲置了好几年的DR放射机,因为操作系统是中文的,当地人不会用,刘群就把中文逐字逐句地翻译成英文,然后手把手一个一个地教他们如何使用。现在,这台DR成了医院最忙的机器。

  中国医生和南苏丹医生在共同诊治患者。资料图

  “我现在最期待的是收到向国内申请的关节镜,我想在回国前培训出几个当地的关节镜手术医生,留下我的‘鱼塘’,让南苏丹关节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刘群说。不只是医疗设备,大批的药品、经费正源源不断地运往非洲。

  “大徒弟Taban自从拿到Medical official后出去工作了,很久不见。这次带着一位康复的卵巢囊肿患者复诊,希望我解释治疗机制。”周曙光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下了“传帮带”的点滴:“解释清楚后,我想说中国医学的博大精深是他现在还无法完全体会到的,没关系,我会用每一次难得的沟通机会慢慢告诉他们,比起给你们仪器药品,言传身教更重要。”周曙光和孙传名创新性地开展“师承式+手把手带教”的教学模式后,“中国师傅”已经成为一张名片,既培养了一批理论扎实、临床操作熟练的当地年轻骨干医师,又为南苏丹医学今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中国元素。

  中国医生周曙光、孙传名和南苏丹“徒弟”、患者交流。中国(安徽)第五批援南苏丹医疗队供图

  “深刻领会此行意义,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出色完成光荣任务,为祖国赢得更多赞誉。同时,牢固树立底线思想,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崔丽曾对援非医疗队这样殷殷嘱托。她还亲自批示,对《中国援南苏丹医疗队刊》的创刊给予高度赞许。安徽省卫计委主任于德志也给第五批援南苏丹医疗队提出“巩固成果,扩大影响,做有责任有担当的援外医疗队”的期望。

  这一切期望,都化作了这些战斗在非洲医疗战线上的白衣战士救死扶伤、永不言弃的工作。而这样授人以渔的坚持,收获的是最高的礼遇。2017年7月26日,第三届朱巴大学护理学院护士及助产士毕业典礼上,南苏丹第一副总统James WaniIgga安排周曙光、孙传名以及来自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护士宋靖和多国大使一同在前排就座。演讲中,副总统满怀敬意地感谢了中国援非医生的巨大贡献。

  “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评选”曾向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表达年度致敬。2014年,1200多名中国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专家前往西非疫区,与当地百姓共同作战,赢得了埃博拉阻击战的胜利。

  更值得骄傲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将青蒿素带到非洲,已挽救了非洲4000多万人的生命。现在,青蒿素已经成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无论是身处一线的Chinese doctor,还是为抗疟疾呕心沥血进行中医药研制的工作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中国援非医生!

  身处和平年代,却还要忍受烽火连天、提心吊胆的煎熬。

  一颗医者仁心,是跨越国境救死扶伤、永不言弃的坚持。

  今天,当我们仰望星空,感慨时光飞逝、满怀“小确幸”的时候,别忘了同一片星空下,还有用大爱默默守护着医者信仰的他们,他们是中国“白求恩”,是一代代中国医生用生命和使命打造的“金字招牌”,是“中国大爱”的温暖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