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曲周“新三农”论坛成功举办(图文)

01.05.2017  22:54

 

 

孙建 何志勇/摄影 

点击浏览中国农业新闻网专题报道(需网关)

本网讯  4月27日,中国·曲周“新三农”论坛在河北省曲周县举行。这次论坛由我校和农民日报社、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来自农业部、教育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全国37所涉农高校和英国洛桑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邯郸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范国珍,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马荣才,农民日报社党委副书记陈江凡和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东军先后致辞,他们指出,40多年来河北曲周与中国农大建立了血肉相连、水乳交融般的感情,成为全国县校合作的典范。他们希望与会专家通过交流合作,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三农发展,使中国·曲周“新三农”论坛成为县校合作的新标杆。 

张东军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农大往事:44年前,农大师生带着周总理的嘱托,奔赴河北曲周扎根农村,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改土治碱,把昔日盐碱地改造成“米粮川”;曲周的成功经验在黄淮海平原得到推广,改变了我国几千年“南粮北运”的历史;培养出两位院士、两位校长,50多位教授、100多名博士;一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誉为农业领域的“两弹一星”。 

张东军指出,在长达44年的校地合作中,形成了代代相传的“曲周精神”,以科技小院为代表的又一批农大人扎根曲周,传承“曲周精神”,讲述“农大故事”。他希望校地合作以这次论坛为新的起点,以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引领,以进一步加强县校、市校、省校间合作为载体,以不断提高人类营养与健康水平为目标,定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传承文化,做好做实,再创佳绩。 

这次论坛旨在推动科技小院在服务三农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研讨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转型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之路,推动小农户持续发展。在主题演讲环节,农业部原副部长路明、曲周县县委书记郭新耀、英国洛桑研究所(Rothamsted Research)教授汤姆·米塞布克(Tom Misselbrook)、我校张福锁教授分别就我国三农发展问题及对策、曲周三农现状与区域发展、英国可持农业和科技小院模式与新三农等内容作主题演讲。 

论坛期间,张东军与曲周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凡签署了“中国农大-曲周县政府加强实验站、科技小镇协议”;并向曲周县政协原主席胡耀东颁发了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顾问聘书。与会领导还为科技小院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基金揭牌。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参观考察了曲周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曲周校地合作历史展览、曲周300亩研究基地和王庄科技小院、范李庄科技小院(三八科技小院)等。 

学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健强主持论坛,涿州教学农场党委书记苏洲、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王雯、科研院基地管理处处长高铭宇及资环学院副院长、曲周实验站站长江荣风等参加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