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2016中国发展指数发布:国民发展信心创新高

17.01.2017  01:34

1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公开发布了《中国发展指数(2016)》报告,这是其第11次对外公开发布该成果。自2012年起,该指数增加了中国发展信心年度调查的结果。

2015年7月,其日文版(日本侨报社)在日本公开出版发行,2016年12月,其英文版(麦格劳-希尔,The McGraw-Hill Companies)在美国公开出版发行,说明该成果已经引起国际出版界的关注。

今年的主要成果如下:

一、中国发展开始具有从量变走向质变的特征,其表现如下:

1、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连年下降,标志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正逐渐接近于高收入国家行列。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从全国层面来看,RCDI(2014)、RCDI(2015)和RCDI(2016)中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35.02%、30.05%下降到29.73%,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持续下降,标志着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根据恩格尔定律:家庭收入越少,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比例就越大,反之亦然。其推论是,国家越穷,居民的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例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程度提升,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

按联合国规定,以恩格尔系数测算,我国31个省区中有30个省区已达到富裕标准(恩格尔系数达到20~40%),而全部省区均达到小康标准(恩格尔系数达到40~50%)。

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比持续下降,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在我们的指数体系中,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比指标是城乡差距状况的一个反映,其上升标志着城乡差距在扩大,下降则标志着城乡差距在缩小。从RCDI(2014)、RCDI(2015)和RCDI(2016)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比来看,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比持续下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逐渐弱化,开始显现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分省区来看,东、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特征尤其显著。

3、地区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板块格局明显弱化

自RCDI(2006)以来,对我国31个省区发展水平定量分类的结果均显示划分为四大板块比较适宜,当时各大板块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但近年来,区域差距的特征不断弱化,四大板块有向三大板块转化的态势。从RCDI(2016)总指数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仍然是我国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区,西部省区排名靠后。从整体上看,京津沪三大都市和苏浙两省是我国最发达地区,而其他省区之间的差距并不突出。

4、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持续上升,只有农民富了,中国才是真正富强

在RCDI指数体系中,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在RCDI(2014)、RCDI(2015)和RCDI(2016)中该指标连年上升,且呈现跳跃式上升的特点,我们认为,只有农民真的富了,中国才能真正走向富强。

但是,从全国来看,该指标还有较大的地区性差异,东部沿海最发达省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高,而西部省区则较低,这种情况为未来中国发展政策的制订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在RCDI指数体系15个指标中,有4个重要指标有明显的趋势性增长特点,我们认为,中国的总体发展是良性的、向好的,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

二、国民对中国发展信心强烈,中国发展在主客观两方面互为印证,其表现如下:

1、国民给未来发展信心打出82.8的高分,是自该调查开展以来得分最高的一年。

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的发展信心高于2015年的80.9分,说明中国民众的发展信心还在增强。在中国发展信心的四个维度上,民众信心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健康信心平均得分72.6分、教育信心平均得分67.7分、生活水平信心为64.4分、社会环境信心为63.2分。其中,社会环境指数上升的幅度最大。我们认为这四个方面得分的差异,表明了民众主观心理上的不同感受。

由受访者自主列出的百姓最担心的问题,位居前三位的是看病(占比12.5%)、住房(占比9.8%)和收入(占比8.5%),这三大问题是当前百姓最关注的重点领域,前两大问题常年占据榜首,而收入问题今年首次由百姓自主反馈并列居三甲,需要引起重视。

2、发展信心测量体系反映我国民众对中国未来发展心态稳定,乐观向上

本次调查对问卷26个问题的量化分析显示,民众对我国发展的主观感受与未来期望与近年来的调查结果相似,受访者总体对26个问题的现实评价稳定成熟,对未来展望积极乐观。

例如,在26个问卷问题中与去年相比上升幅度位居前三名的是: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和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我们认为,在经济转型转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雾霾重重的2016年,调查结果显示出了我国国民的冷静、成熟与大国风范。

3、房价问题历年位列百姓担忧三甲,高房价带来的高风险易引发社会的高焦虑

2016年,各线城市的房价急速上涨,不断突破百姓的心理底线。尽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出迅速应对,但当前房价已经过高,不仅积累了风险,而且增加了社会焦虑。在调查中,有一半(50.3%)的受访者认为新的一年房价会继续走高,有14.2%的受访者认为房价会大幅上涨。这种对于房价的担忧和信心缺失不仅体现在低收入阶层,而且广泛反映在社会各个层面上。中等收入甚至是月入2万以上的中高收入家庭,在动辄数百万的房产价格“跳涨”形势之下,也承受着巨大压力。

我们认为,2016年房价上涨过快、投机炒作特征明显,不仅容易诱发金融风险,降低百姓民众的幸福感,亦不利于房地产业在实体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

4、教育改革有希望,民生之本存隐忧

调查表明,受访者对教育改革的信心相对较高(达到74.2分,为历年最高),有24.5%的受访者给教育改革信心打出100分的满分,这表明民众对于未来中国的教育改革给予高度肯定。此外,高等教育对就业的帮助评价得分为75.3分,在历年指数中得分最高。值得指出的是,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在相关问题上给出的分数较其他地区更高。

但是,调查表明,受访者对我国未来一年(即2017年)就业形势的判断虽然比去年有所上升,达到59.6分,但得分接近“及格”线,这也说明民众普遍对我国未来就业形势信心仍然略有不足。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关部门对此应予以足够重视。

我们认为,中国发展信心调查(2016)给出了当前中国民众对中国发展现状的主观评价和未来期望,其结果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我们对今年的调查方案做了重大改进,极大提高了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和代表性:

中国发展信心调查(2016)作为中国发展指数客观测量的补充,其问卷以中国发展指数的四个分指数为框架,从健康、教育、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入手,以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的方式,于2016年底对中国大陆民众关于中国发展信心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按照概率抽样原理进行抽样设计。以中国大陆336个地级市为抽样的基础层次,基于2016年8月最新更新的全国手机号码号段库作为抽样框进行等概率抽样。总样本量达到5071人,全部调查工作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独立完成。样本实现对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336个地级市的全面覆盖,包含城镇和农村的样本,覆盖东、中、西部地区,样本具有全国代表性。

今年中国发展指数与发展信心指数的结果相比较,二者之间尚有差距。

从图中可以看出,发展水平处于前列的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和天津,其发展信心却不足85分,而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的西南和西北部地区各省份,百姓对生活却比较有信心。这样的差距同样体现在信心调查的各个方面,经济越发达的区域贫富差距越明显,社会信任越低,对于社会环境的满意度越低,对生活、医疗和教育越不满意。

总结2016年的信心调查,大部分人对中国发展是充满信心的,印证了我国在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医疗保障、厉行节约、反腐倡廉等方面取得的较大进步。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成功召开、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成功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快速推进,极大地提振了中国人民对于未来国家发展的信心。

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调查显示民众对环境保护、房价调控、贫富差距等方面依然心存担忧。2016年雾霾频发,席卷大半个中国,蓝天白云成为奢望,节能减排已然刻不容缓,2016年房地产市场上演抢房潮、离婚潮、新地王种种现象,应重点防范房地产风险,把“住有所居”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工作,增强普通民众的幸福感。中国贫富差距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测算方法和调查数据也有过不同的结论。从调查结果来看,民众认为当前贫富差距是比较严重的。2017年要在民生领域的积极努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民众对于国家发展的期许和信心。

附录:

原文链接:

[新浪网]2016中国发展指数发布:国民发展信心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