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海啸预警系统建设稳步推进

16.05.2016  22:21

  在人们以往对于自然灾害的印象中,海啸似乎有些陌生。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地震海啸活跃,海啸灾难频发。据统计,新世纪前15年间,全球已发生灾难性海啸事件十余次,远远高于上世纪6年一次的平均水平。尤其是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和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影响深远,这些发生在我国周边区域的海啸灾难,提升了中国公众对海啸的认知,也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联合国相关机构批准,中国建立的南海海啸预警中心目前正在进一步建设中,该中心已经初步运行。王宏表示,南海合作是国家海洋局的工作重点之一,希望与南海周边国家携手合作,打造和平、和谐、友谊之海。这一消息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南海海啸中心的建设迄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2013年9月,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第25次大会正式同意依托中国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2015年,该决议又被UNESCO/IOC第28次大会批准,这标志着我国在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系统建设中取得重要进展,也将填补该区域在海啸监测预警方面的空白。这一决定得到了当时南海周边国家的支持,将为南中国海区域防范海啸风险,维护各国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联合国组织授权 中国组建南海海啸预警中心

  我国周边海域及南海区域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边缘,面临着区域海啸和越洋海啸的双重威胁。其中,日本南部海槽、琉球海沟、南海东部的马尼拉海沟,以及苏禄海和苏拉威西海所处的西太平洋岛弧带,是国际公认的海啸潜在发生源地,其引发的区域海啸对我国及南海区域威胁极大。历史上在我国台湾岛、广东等地发生过多次破坏性海啸灾害。因此,建立面向南海的海啸监测预警体系对于中国及南海周边各国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全球80%以上的地震海啸集中在太平洋,为推进太平洋各区域国家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促进区域内观测和预警资源共享,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推动建设西北太平洋、南中国海、西南太平洋和东南太平洋4个次区域级预警系统。

  为提高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防灾减灾能力,中国大力呼吁建设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2011年,中国国家海洋局在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第24次会议上建议南中国海区域各国联合建立南中国海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2012年在马来西亚召开的南中国海区域工作组第2次会议重点审议并通过了中国牵头起草的《南中国海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建设方案》。2013年9月举行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第25次大会正式同意依托中国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建设UNESCO/IOC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揭牌成立、UNESCO/IOC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获批建设,标志着我国海啸预警业务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海啸预警能力 建设驶入快车道

  我国的海啸预警业务起步较晚,自1983年加入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以后,主要转发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布的国际海啸预警信息。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之后,有关部门开始分析和研究我国沿海的海啸风险,逐步提高海啸预警报能力。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之后,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海啸监测预警业务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3年,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引入全球地震监测分析系统,首次具备了不依赖国外机构开展地震定位的能力。同年,预报中心第一代海啸预警业务平台投入业务运行,实现了地震监测信息获取、海啸预警分析和制作发布自动化和一体化。

  2014年,国家海洋局牵头建设完成25个宽频地震台用于地震海啸预警。通过搭建全球及区域海啸地震自动监测分析系统,接收全球、区域和中国近海地震台网数据,实现全球中强海底地震震源参数的自动测定,使我国在海啸预警业务领域具备了独立的海底地震监测能力。

  目前,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和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可实时获取全球800余个潮位站、60个海啸浮标数据和我国沿岸、岛屿112个分钟级验潮站的数据。

  海啸浮标实时监测是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海啸监测手段,我国已在南海马尼拉海沟西侧部署了海啸监测浮标,实现了对南海潜在地震海啸源区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快速准确的海啸数值模拟及预报技术是海啸预警的关键。我国目前建立了新一代的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啸数值预报系统,显著提高了模型计算效率。经测试,该模型对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的海啸数值预报可分别在5分钟、1分钟和30秒内完成,基本满足了快速海啸预警的需求。该系统计算完成后,可自动批处理生成最大海啸波幅场、岸段预报场以及海啸传播时间场等产品。

  通过深入研究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的历史地震活动特性、地质构造环境特征及海啸灾害时空分布情况,我国建立了覆盖上述区域的海啸定量预警数据库,发展了快速海啸定量预警信息检索计算方法,建成了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啸定量预警数据库系统,可对该范围内潜在海啸源区发生的地震海啸进行预警报。目前,该系统已经实现了与海啸预警业务流程的无缝衔接。

   加强海啸研究 制订防灾减灾预案

  对于世界各国来说,沿海既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受到海啸灾害威胁的区域。加强针对海啸的科学研究,提高海啸预警报的效率和精度,制订防灾减灾预案,保障南海周边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既是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组建的目的,也是中国作为区域大国的责任。

  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和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在系统研究全球和区域主要倾滑逆断层强震震源机制和发生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海啸数值模拟技术,系统建立了我国海啸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沿海大型工程海啸风险排查技术方法体系,牵头编制的《海啸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导则》和《沿海大型工程海啸风险排查技术规程》,已成为我国组织开展全国沿海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沿海重大工程风险排查工作的主要技术依据。2013年以来,国家海洋局有关部门还牵头完成了河北省、江苏南通市和福建连江县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试点工作,首次绘制了四级海啸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完成了浙江省玉环、苍南、舟山等地的海啸风险图及应急疏散图编制工作。

  同时,我国还开展了地震海啸灾害的形成机理、发生规律、时空特征、损失程度等研究和分析,制定海啸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及相关标准规范,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通过资料整编和利用,开展我国沿海潜在海啸影响区域的重点县(市)的海啸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及海啸灾害淹没图和应急疏散图编制工作,对已建和在建的部分沿海核电站、化工企业、大型产业园区等开展风险排查,摸清我国沿海潜在海啸影响区域的重点大型工程风险及隐患。

  中国的研究成果、技术标准和应急预案等,不仅对本国的海啸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南海周边国家提供了重要参考,将在该区域应对海啸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应对南海海啸需要 各方加强合作

  目前,在环太平洋国家中,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均建有完备的海啸预警报系统。在南中国海区域周边国家中,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海啸预警系统也比较完善。其中,马来西亚气象局在印度洋、南中国海布放了3个海啸监测浮标,其沿海也部署了一定数量的地震和潮位观测台站。印度尼西亚气象气候与地球物理局负责本国的海啸监测和预警事务。印度尼西亚有多个国家援建的地震台站,其周边沿海建有多个潮位站和海啸监测浮标,用于监测印度洋海啸。相对来说,南中国海区域的海啸防灾减灾体系,由于各种原因,仍有许多亟待填补的空白。

  中国自2013年组建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但全面做好南中国海区域的海啸预警报工作,还需要周边各国的共同努力。海啸的观测与预报,事关各国沿海人民的生命安全与福祉,各方应排除干扰,通力合作。为此,我国曾多次组织相关国际会议和国际培训班,加强沟通,推进合作,表达出“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真诚愿望。

  关于南海海啸预警报系统下一步建设,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和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主任原野表示,将围绕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海啸预警业务中心和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框架下的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的总体目标,通过自主开发建设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建立完善的地震海啸监测网、海啸预警系统和海啸减灾系统,为我国沿海地区和南海周边国家提供快速、准确的海啸预警信息。

  同时,计划在南海、琉球海沟东部、台湾东部等具有地震海啸潜在风险的关键海域布放海啸监测浮标,并与全球海啸浮标观测网联网运行,以有效监控日本南部海槽、东海琉球海沟、冲绳海槽、台湾南部至巴士海峡、马尼拉海沟的地震海啸波动,为南中国海区域周边各国、我国东部及华南沿海提供预警报服务。

  我国还将进一步开展地震海啸灾害的形成机理、发生规律、时空特征、损失程度等研究和分析,制定海啸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及相关标准规范,完善各类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加强与南海周边各国的沟通与合作,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和培训班等方式,建立共识,培养人才,共同为南中国海区域的海啸防灾减灾做出贡献。

 

来源:中国海洋报 编辑:王寰 FN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