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区域发展态势和市场布局论坛在武汉召开

02.11.2014  12:04

201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期间,中国农机区域发展态势和市场布局论坛于10月29日同期召开。华中农大教授张衍林、湖北省农机院教授陈源、湖北汉江农机大市场杨勇、湖北省农机局秦建巍、湖北玉龙公司董事长许玉国和湖北金驰机器公司董事长杨太平等业内人士和专家分别以《国内外农业机械装备差距分析》、《我国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新建大市场 搭建大平台》、《湖北农机市场的现状与发展》、《秸秆打捆捡拾机械市场开发与产业发展思考》、《船式拖拉机市场前景分析》为题目做了专题发言。

华中农大教授张衍林在题为《国内外农业机械装备差距分析》的发言中,就国内外农业机械装备现状与差距做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他说,目前我国农机总动力超过10亿千瓦,其中以中小型拖拉机为主;拖拉机总保有量达3000万台,机耕率80%,机播率40%;联合收获机总保有量达30万台,机收率30%。尽管农机总动力与发达国家几乎相当,但农机具数量、质量、种类、性能等硬件指标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整体水平相当于美国上世纪50年代后期水平,处于现代农业的初级阶段,农机化事业任重而道远。

张衍林针对当前我国农机装备仍旧存在结构不合理、高端农机过度依赖进口、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等弊端,提出需加大农机数量、建设国家农机化示范点、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和安全监督管理、建设农机合作社以及加快推行土地流转等五项发展措施,从而尽快达到我国农业机械化从单项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迈进的发展目标。他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70%,年增长率2.26%。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自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用于“农机补贴”的支出从2004年的0.7亿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217.5亿元,总量翻了300多倍。目前我国的补贴标准为价格的30%,单机限额不超过5万元,大型农机最高补贴可达30万元。而一般发达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率为60%,日本、韩国达到50%,除此之外还有政策性优惠贷款,由此可见,我国农机购置补贴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湖北金驰机器公司董事长杨太平在题为《船式拖拉机市场前景分析》的发言中认为,中国首创的船式拖拉机是继手扶拖拉机、轮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之后农机市场的重要补充,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农机。船式拖拉机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化进程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更将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