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四五”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

16.01.2020  17:01

本网讯 1月12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支持,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202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国农业机械化展望大会” 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专家学者围绕“‘十四五’农业机械化与乡村振兴”的会议主题探讨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我校党委副书记秦世成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傅泽田主持大会开幕式。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专家及客座研究员,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代表,典型省份农机管理推广人员,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以及相关媒体记者等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秦世成代表学校对与会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我校在农业机械化教学、科研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基础,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得益于行业专家、各部委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与支持。他说,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面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我国农机化发展仍受制于诸多因素影响,如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机产品需求多样,部分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机具作业环境复杂,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交流,在新时代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张兴旺在致辞中,从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各产业对机械化的需求、农机装备产业深度调整过程中农机产品技术的供给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三个视角梳理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他指出,从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各产业对机械化的需求如火如荼、如饥似渴,加快推进机械化由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全过程发展,要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延伸,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扩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转型升级的方向、全程全面发展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提供机械化支持的着力点;从农机装备产业深度调整过程中农机产品技术的供给左突右攻、主动求变,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如何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如何与时代同行,如何更加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是值得深思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稳定实施、与时俱进,如何将这些大政策落实到位非常重要。这要求必须关注新情况新趋势,顺应形势需要,围着大形势走,跟着中心任务转,进行优化完善,进一步在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便利性、开放性、安全性上下功夫。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是主旋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发展的基本面。

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项目官员Marco Silvestri 先生在致辞中介绍了该中心的有关工作和职能、在亚太地区所做的工作,以及与我校的合作情况。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为亚太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围绕聚焦乡村振兴环境下农业机械化面临的新要求、新机遇与新挑战,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信息化、智能化与农机装备产业空白、短板、弱项的解决路径,农机农艺融合与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农机社会化服务与领域拓展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讨与交流。每个部分由一位专家作主旨报告,之后邀请相关专家上台进行对话与互动。

第一部分“乡村振兴环境下农业机械化面临的新要求、新机遇与新挑战”,由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方言主持,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一级巡视员李安宁作《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旨报告。李安宁总结了农业机械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分析了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即“供给侧矛盾”,主要表现在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农机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他指出,新阶段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总抓手是“三个创新”“两个融合”“两个适应”,即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司长宗锦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严东权、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李安宁、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陈章全,以及主持人方言,就乡村振兴环境下农业机械化面临的新要求、新机遇与新挑战进行了对话交流。

第二部分“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由我校工学院院长宋正河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赵春江作《智能化科技创新促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的主旨报告。他从“智能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智能化农机装备系统”“智能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技术创新应用”5个方面阐述了智能化科技创新在农机方面的应用与发展,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措施。赵春江,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党委书记刘旭,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所长陈巧敏,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易维明,西华大学副校长余孝其,以及主持人宋正河,就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进行了对话交流。

第三部分“信息化、智能化与农机装备产业空白、短板、弱项的解决路径”,由国际农业工程学会主席、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主持,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刘镜辉作《农机自动化和智能化新纪元》的主旨报告。他介绍了约翰迪尔183年的创新历程,过去20年GPS带来的智能化成就,展望了未来20年农机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阶段,同时对中国农业智能化、农机自动化发展提出了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陈大为,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学会主席尚书旗,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黎晓煜,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雷沃阿波斯集团总经理李金良,约翰迪尔中国区总裁刘镜辉,以及主持人陈志,就信息化、智能化与农机装备产业空白、短板、弱项的解决路径进行了对话交流。

第四部分“农机农艺融合与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站长,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刘恒新主持,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宪法作《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介绍了农机和农艺的关系,机械化与农艺栽培和品种措施,并以收获机械、畜禽养殖机械等为案例,分析了农机农艺融合的具体实践。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礼胜、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王甲云,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副主任、土地科技创新中心主任郧文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原副会长马世青,中国农机院副院长方宪法,安徽省农机推广总站站长江洪银,以及主持人刘恒新,就农机农艺融合与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进行了对话动交流。

第五部分“农机社会化服务与领域拓展”,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主持,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辉作《关于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与领域拓展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从“深刻认识农机社会化服务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农机社会化服务转型的新方向”“加快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新举措”3个方面阐述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如何转型升级以及发展建议。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农业农村部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王家忠,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吕永龙,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辉,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王罗方,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振中,以及主持人刘宪,就农机社会化服务与领域拓展进行了对话交流。

会议最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人朴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正处于从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过渡期,也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展望未来,农业机械化要在新起点上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为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