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陈先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14.02.2017  04:02

摘要:中国不仅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时期建设的先进文化。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而且应该懂得文化自信不单纯是文化问题,还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复兴。在当代中国社会,要培育人民的文化自信,应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在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创造出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文化做了许多重要论述。我认为其中两点非常重要:一个是关于文化自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另一个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问题。这两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没有文化自信,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生命力,就不可能有信心进行创造性转化。反之,如果不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固守传统,止步不前,就会丧失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与“西方中心论

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后,“西方中心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文化领域中的“西方中心论”表现为“西方文化优越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清政府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一些人在失去民族自信力的同时,也丧失了文化自信心。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被视为“酱缸文化”。近代中国人绝大多数是文盲,很容易形成人心如散沙、国民性被扭曲的局面。而种种社会不良现象是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腐朽的政治制度造成的,不能归罪于中国的文化。如果把解放以前的种种社会问题都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账上,肯定会丧失文化自信。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而不是“文化决定论”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以后,中华民族获得解放。这不仅大大激发了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也大大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中国不仅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时期建设的先进文化。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而且应该懂得文化自信不单纯是文化问题,还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一个抛弃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虽然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面临重重困难,如遇到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阻力,但是由于世界经济交往联系的强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难以遏制。马克思早就预言过:“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普遍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为对自然力的科学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在为新世界创造这些条件,正像地质变革创造了地球表层一样。

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兴起尤其是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极大地打击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优越感。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潮流是不可阻止的,西方并没有放弃“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并没有改变“西方文化优越论”的观点。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西方国家的强势文化占优势,借助它们的经济实力、科技力量推行它们的价值观和承载西方政治价值观的文化渗透。我们可以看到,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美国往往奉行文化霸权主义。现有美国的文化政策之所以被一些学者批评为“新帝国主义”,就是因为它们贬低其他民族的文化,以种种手段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和人权观念。在我看来,曾经风靡全球的“文明冲突论”就是一种代表西方世界的文明理论,是一种以文明冲突为依托的政治理论。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也一样。各国文明或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的本质,它们之间有差异,但也可以相互平等交流和借鉴。如果没有西方某些大国别有用心的干预和支持,单纯的民族文化差异并不会成为战争的原因。经济和政治利益冲突是导致矛盾加剧的原因。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是根本的,而文化差异只能算是诱因或催化剂。只要看看目前中东的乱局,看看大国在中东的博弈,就能懂得问题的实质。“文明冲突论”是一种掩盖西方干涉理论的理论,并不是孤立出现的理论问题。书中把矛头主要指向伊斯兰国家和中国,说“伊斯兰国家和中国拥有与西方极为不同的伟大文化传统,并自认为其传统远较西方优越。在与西方的关系中,随着其权利和自我伸张性的增强,它们与西方在价值观念和利益方面的冲突会日益增多和加剧”。作者还断言,“一个在文化、政治和经济上与美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松散的欧洲联盟,不会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威胁,但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和自我伸张的中国可能构成这种威胁。……如果中国的经济继续发展,可能是21世纪初美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唯一严峻的安全问题”。在当代美国文化观念中,“普世价值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说到底就是“西方中心论”和“西方文化优越论

我们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这是自从地球上有人类以来的事实。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各个不同地区的民族的人民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文明形态。这是世界历史的进步。没有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将显得贫乏与停滞。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着高度自信,尊重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我们的文化自信决不是排外主义、不是民粹主义。我们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是统一的。自古以来,我们就重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就,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以丰富自己民族的文化。在当代,文化的正常交流,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也反对我们中的某些人至今仍然存在的文化自卑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需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我们国家有几千年经过历史考验的文化积淀,有经过近百年的民族斗争经验和鲜血凝结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三位一体,不断丰富没有断流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应该说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自豪。

我们当然尊重和爱护我们党领导下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同样,我们也尊重与爱护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我们并不是尊古而非今的文化复古主义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是对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代提出的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的形态。社会的变动,必然导致文化的变动。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大力汲取近代西方文化的养分,改良中国文化,却也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些冲击,那个时代还提不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问题。毛泽东同志高度肯定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但同时从思维方法的角度指出:“所谓坏就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存在精华与糟粕之分,但中国共产党人,从毛泽东同志到习近平总书记,都称赞“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并进而提出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问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的观点,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整体,有源与流。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之源。没有源,河流必然干涸,必然断流。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源远流长,具有持久性和不间断性。但这绝不是说,我们可以原封不动地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科学对待中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命题。

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度称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强调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呢?这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

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构成一个社会结构整体,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发达,因其有发达的农业经济作为经济基础,又有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作为政治支撑。因此,作为反映高度发达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同样处于高度发展之中。可是,文化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又不同,具有很强的相对独立性。封建时代的文化并不等于封建主义文化,它不会因为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变化而断流。作为人类精神活动创造的成果,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包括具有超越时代的文化基因和文化价值。

在当代中国社会,我们需要创造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形态,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全盘保留建立在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形态,这就必然要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创造出当代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要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分辨,区分精华与糟粕;二是激活,通过与时代结合对传统文化作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诠释;三是创新,接续中华民族文化优秀基因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新的概念、新的观点。

从主导观念来说,在不同的社会处于上层建筑领域中的主导观念是不同的,有处于率领地位的不同的指导思想。如果说,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作为一种政治学说,处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的话,那么,在社会主义中国,儒家学说不可能再保有像以往封建社会那样作为“帝王师”、作为“素王”的功能和作用,而是作为构筑当代思想文化有重大价值的文化资源而继续发挥其作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儒家思想。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经过创造性转化。我们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马克思主义不能取代也不能弱化中国传统文化,如果这样,就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之,如果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不是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看看前苏联就知道,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灭亡,其意识形态领域卷土重来的就是旧俄罗斯的宗教思想和否定社会主义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要使传统文化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关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这种转变的社会背景是由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由重义轻利到追求经济利益的社会,由以信义为纽带到以货币为纽带的社会,由以道德为纽带到以契约为纽带的社会。

从历史发展来看,东方和西方都是如此。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面对这些问题,他们求助于宗教,把肉体交给市场,尽情消费;把灵魂交给上帝,虔诚忏悔。灵魂与肉体的分裂,往往导致社会焦虑,只有把灵魂交给上帝来补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某些人群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也有不少人过着把肉体交给市场、把灵魂交给寺院的双重生活。信教属信仰自由,我们没有什么可说的,但从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从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须从理论上解答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传统的道德和文化适应市场经济现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回归传统的家庭伦理、婚姻伦理,回归非契约关系的人际关系,已不太可能;但又不能完全无视传统道德对我们的伦理底线和高尚道德的教化和涵养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对家庭、对人际关系、对道德、对价值观念的要求,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文化基因是相契合的。我们要剔除那些封建的东西,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基因打造成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的积极因素。

我们不可能原封不动保留农业社会的传统道德规范,而应该吸取其中有价值的东西。这个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相对稳定、不易变化的东西。道德中既有道又包括德。具体的道德规范和标准是可变的,农业社会中那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晨昏定省、早晚问安、天天厮守已无可能,但对父母的孝道传统仍然有吸取的价值;婚姻关系中白头相守、从一而终,虽然为高离婚率所冲击,但倡导夫妻相互忠贞之道仍然有价值;朋友经济往来的契约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必然的,但朋友之间应该信守承诺、有困难尽力帮助的交友之道仍然有价值;农业社会中“隔篱呼取尽余杯”的邻居关系已不可能,但同楼层单元房中的邻居,终年不通有无、老死不相往来并不正常,邻里相助的传统和观念仍然有价值。传统礼制的繁文缛节尤其是其中体现等级制的礼、体现家长制尊卑的所谓礼都应该改变,但人仍然应该懂得文明礼貌。

如何评价传统道德,如何吸取中国传统道德的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我们道德重建的立足点不能是市场经济,而应该是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可以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方式,但不是社会制度的本质。我们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建立市场社会。不能把人与人的全部关系市场化。如果以货币作为中介的市场经济关系成为人与人全部关系的中介,人与人的关系为货币关系所主导,只能是道德的沦落和价值观的颠倒。只要读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货币》就能知道。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我们不要根据市场原则来构建我们的价值和道德规范,而是依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来进行重建。只要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必然能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能起到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行为作用,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会淘汰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中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旧观念,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本质与传统道德并非不相容,只是要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大众化

文化自信不是仅仅对知识分子、文化人说的,更是对全体人民说的。只有全体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普遍树立文化自信,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文化自信才能真正成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众化问题。他说过:“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我们的各级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课程。这种课程可以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阐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也可以分门别类如中国哲学、中国艺术、中国诗歌、中国音乐之类的专业化课程。但无论是哪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都应该注意使历史文化转化为一种当代中国人能理解和接受的文化,培育听众的民族文化情感。文化情感是世俗的,它表现在人们的一言一行、日常生活之中。

如何使经典文化世俗化、大众化,把其中蕴藏的智慧转化为现代中国人生活的文化环境的构成因素,是个值得研究也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经典文本的学术研究,但更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俗形态。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观念的作用力量非常强大。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文化观念并非来自经典阅读、来自书本,而是来自文化的世俗形态,来自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世代相沿的传统观念。仅以吃为例,西方人爱吃牛肉、牛排,吃猪肉也可以,但决不吃狗肉,吃狗在他们看来简直是野蛮人;可东方某些国家的人们对狗肉情有独钟;有的民族不吃牛肉,视牛为神物,而有的民族不吃猪肉,视猪为天下最脏的东西;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这是一种饮食的文化观念。泰勒说过:“文化可以使一个人因为某种食物被文化打上不洁的烙印而饿死,尽管该食物的营养对一个人是有效的。文化可以使一个人为了扫除污点而剖腹或枪杀自己。文化的力量大于生死。” 

信奉武士道文化的日本军人在侵略战争中宁愿剖腹也不投降;而美国人由于生命至上的观念并不以投降为叛国,认为保住生命是最重要的。中国推崇和文化,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但是在保卫国家抗击侵略的战争中,我们同样提倡牺牲精神,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国古代妇女遭强暴多自杀,以示贞节;在资本主义文化社会,妇女可以坦言自己被强暴,并诉诸法律。在中国古代,未过门而未婚夫死亡可以守节,称为节妇;而在西方则认为这是反人道主义。中国封建社会的妇女并非从小都读过《女儿经》,也并非每个中国人都读过《孝经》,但贞洁观念、孝的观念就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传统观念是已经深入生活、扎根于普通群众内心并处于一种潜意识中的观念。它的力量往往胜过书本的力量。

中国传统儒家经典是理论文化形态,可它的力量在于通过种种方式世俗化,或者通过学校教育、科举制度、乡规民约、族规家训等方式深深地影响人们实际生活。在历史上的中国,这种观念与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致的。中国人讲人伦、讲孝道,不孝是受到社会指责的;讲究家庭责任,为父母争光;讲究亲情,兄友弟恭,长兄、长姐有照顾弟妹的道德义务,特别是父母早亡更是如此,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中国人讲究人情,对朋友讲信义;一个人做人,不讲人情,不讲信义,是为人所不齿的;但社会上讲人情、走后门的现象严重,流行“人情大于王法”之类的观念。这都是以伦理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世俗化的结果。传统的风俗习惯、乡规民约、不成文的交往规则比任何经典的话更具权威性。这种世俗化的结果,有精华也有糟粕,良莠不齐,因此,排除糟粕,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通过世俗化、大众化,成为中国人民的日常文化和道德观念是一项极重要的工作。

我们不能轻视日常文化,不能轻视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观念和道德行为。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所谓异国风情,就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民居和建筑风格、不同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一般旅游者不可能接触到一个地方或民族的经典文化,却很容易感受到其世俗文化。世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符号。中国人的春节拜年、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都是中国人的民族象征。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往往像民族服装一样是民族的标志。如果没有世俗文化,我们到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除了种族特征外,其他都无法识别,无非都是马路、高楼大厦、汽车、手机和空调。只到图书馆看它的传世之作,是不可能真正了解这个民族的。它的经典只能代表它遥远的过去的积累,而不代表它的现在。在当下,文化主要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整体素养,表现在它的社会风气之中,表现在它的人民的一言一行之中。文化自信应该包括日常生活继承传统中的有教育意义、有民族凝聚力的传统的良风良俗和作为民族标识文化符号的节日。尤其是要把优秀文化转化为社会文明、转化为个人的文明行为。一个只知道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而不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人,在文化观念上肯定有欠缺。一个饱读传统文化经典而个人行为极不文明的人,并不是一个真正有文化素养的人。

结语

要培育人民的文化自信,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在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用中国文化来教育我们的人民和青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使全体人民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文化的最大力量是化人。如果我们的文化只停留在经典文献上,只为少数专家和学者所理解,或藏在图书馆而远离我们全体人民的日常生活,就不能发挥文化的作用。文化自信就会变成一句没有实际措施的口号。

让我们的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成为有文化教养的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这样,文化自信不仅有经典文本的依据,而且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样植根于人民中的自信,永远葆其美妙之青春,永远不会枯竭、不会断流。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原文刊载于《前线》杂志2017年2期。)

原文链接:

[前线]陈先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