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述中国:《人民文学》外文版跨文化传播的新视野”研讨会在北语举行

08.12.2015  11:02
      12月4日上午,北语新闻传播学院与《人民文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表述中国:《人民文学》外文版跨文化传播的新视野”研讨会在我校逸夫报告厅举行。我校校长崔希亮,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我校梁晓声教授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崔希亮校长在致辞中指出,“表述中国”不是一件易事。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话语体系,表述的方式也都不一样。北语有责任和使命让中国故事讲得更好,让大家听得懂,这就需要大批专家学者在学术上进行研究和探讨。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媒体界代表和青年学子共同努力,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自己的贡献。
      阎晶明书记在致辞中表示,“表述中国”是面向世界所需具有的真正内涵和姿态。中国的历史、现实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正在成为世界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而中国文学承载着丰富的生活、广阔的心灵华章。
      主旨演讲环节中,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就“《人民文学》外文版跨文化传播实践的经验”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今天中国的文学犹如车流,虽然不快,但车水马龙,在世界文学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戴锦华教授就“想象中国:主体、认同的文化政治”主题发表演讲。她认为,当中国在世界版图中重获自己的位置时,我们又重新赢回了历史。重新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去理解、思考和认同中国,这是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质询。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中心主义的确立,具有果敢的批判态度和自我否定精神的我们不应置身“小时代”,而应置身“大时代”。
      围绕“传播中国:中国当代文学跨文化传播中的策略与效果”,北京大学教授陆绍阳、清华大学教授史安斌、《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徐坤、《人民文学》英文版PATHLIGHT编辑总监Eric以及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邱华栋展开了精彩讨论。围绕“表述中国:中国当代文学作为方法寻求全球话语秩序的新视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新雨、《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宁小龄、作家徐则臣和马小淘以及北京大学教授吴靖展开了深入讨论。北语的国际学生也到场参与讨论。来自希腊的Lisa表示非常喜欢中国文学,对《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尤为喜爱,希望未来能够学好汉语,深入了解中国文学,成为推动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使者。
      北语新闻传播学院云国强副院长表示,研讨会以《人民文学》外文版的具体实践为出发点,深度梳理其成功与缺失,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事业建立理论与实践指针,并致力于创新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理论与方法。在跨学科、媒介融合和全球化背景下,研讨会通过文学人和传播学人的思想碰撞,可以开拓中国文学与文化全球传播研究的新视野,探究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策略。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