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术交流 引领实践创新: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本科生学术论坛举行

13.04.2016  15:35

4月9日至10日,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本科生学术论坛主论坛和分论坛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向兵、洪大用出席论坛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副校长洪大用担任论坛组委会主席,20位老师在主论坛和分论坛现场点评学生论文并参加研讨。论坛入选学术论文33篇,现场宣读论文26篇。

4月9日下午,论坛开幕式在八百人大教室举行。刘向兵副校长宣布主论坛入选论文名单,并与洪大用副校长共同为论文作者颁发入选证书。

环境学院邓思梦等同学的《北京市行车速度研究——基于出租车票的分析》、历史学院梁曦文同学的《打造“国民之母”——近代报刊与女性意识觉醒的互动》、公共管理学院刘畅等同学的《北京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家”改革政策效果的评价研究》、法学院孙瑞霖同学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公私合作模式的框架性法律构想与建议》和商学院周逸翰等同学的《众筹项目成功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项目发起者的质量信号视角》等5篇论文入选主论坛。

洪大用副校长在开幕式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科生学术论坛在促进学生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指出举办学校层面的学术论坛是贯彻落实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扎实推进“研究实践”制度、促进研究性学习的一项重要工作。洪大用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入选论文作者和获得社会实践优秀奖的同学表示祝贺,并感谢各位指导老师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精心组织。

洪大用副校长指出,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是对大学精神的践行,对学问本质的体味,对人民大学使命的一种承诺。他还分享了自己对于“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学问”和“什么是人大特色的学问”等问题的理解,并借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古今名言,阐释了大学学问的内涵,指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真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论对于促进学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洪大用副校长强调,做人大人的学问,成长为人民大学所期待的人才,必须恪守“实事求是”校训,面向实践,研究实践,回应实践的重大关切。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研究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探究精神,不要止步于一个课题、一个项目、一段经历、一个目标,要把探究精神贯穿于大学学习、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当做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并视之为走向“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重要引领。洪大用副校长希望同学们在研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求知、在求知中快乐,愉快而充实地度过大学时代的美好时光,锤炼终身受益的扎实本领。洪大用副校长还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研究实践”制度,加大投入,改进机制,为广大同学有效参与研究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撑。最后,洪大用副校长宣布首届本科生学术论坛正式开幕。

开幕式由教务处处长龙永红教授主持。学生处处长宋大我、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高燕燕、教务处副处长李向前、校团委副书记唐杰等相关部处负责人参加开幕式。论坛点评老师、2015年度各类学生课外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奖团队代表与来自各学院的400余名同学参加了开幕式。教务处副处长李向前介绍了学校2015年学生课外研究与实践的总体情况和实践育人工作的成效。校团委副书记唐杰介绍了首届本科生学术论坛的筹备和论文遴选情况。

开幕式上还对2015年度学生社会实践获奖团队、组织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刘向兵副校长、洪大用副校长共同为学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主论坛中,入选论文作者报告了论文选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等,并与参与师生进行了对话交流。

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陆益龙、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历史学院副教授宝音朝克图、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文钊、法学院副教授胡天龙作为主论坛点评嘉宾对入选论文进行了认真点评。

现场同学从论文选题过程、调研过程和结论建议等方面进行提问,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在4月10日上午进行的各分论坛中,《河汉只应天上有:隋唐洛阳城“洛水贯都”与城防功能的关系及布局成因》等21篇入选论文的作者宣读了论文。与会师生围绕农业发展、小额贷款、残疾人就业、新闻伦理、环境治理、乡村医疗、农村婚姻等议题展开了讨论。来自各个学部的15位老师对论文进行点评并与现场的同学们进行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学术论坛定位于全校本科学生最高水平的年度学术盛会,以“鼓励学术实践,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能力,引领学术创新”为宗旨,集中呈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本科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寒暑假社会实践项目、学科竞赛等学校各类课外教学与实践育人项目产生的学术作品,搭建本科生实践创新与学术交流合作的平台,进一步加强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建设,推动本科人才培养线路图的持续落实。

首届本科生学术论坛以“研究·实践·创新”为主题,设立主论坛与人文学部、经济学部、社会学部、法政学部、理工学部5个分论坛。2015年8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本科生学术论坛征文启事通过各类校园媒体发布。截止2015年10月,论坛共收到投稿论文170篇。本着“注重学术、公正公平、宁缺勿滥”的原则,经过一个多月的分学部评审,确定入选论文33篇。为了进一步提升入选论文质量,论坛组委会秘书处于2015年11月下旬向33篇入选论文的作者反馈了论文修改意见。同时,校团委专门为其设立寒假社会实践项目,鼓励入选论文作者利用寒假时间开展补充调研,进一步完善论文。2016年3月,论坛组委会秘书处邀请24位专家对修改后的入选论文进行了第二轮集中评审,最终确定5篇优秀论文在主论坛宣读,21篇论文在各学部分论坛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