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重启“中和韶乐”线下展演 再现宫廷音乐魅力

02.05.2021  03:30

  中新社北京5月1日电 (记者 于立霄)中国古代皇家音乐“中和韶乐”5月1日在天坛公园神乐署重启,展演由线上回归线下,身穿古代宫廷服饰、手执古乐器的演员们表演了一场传统音乐盛宴,让观众感受祭祀音乐和宫廷音乐的独特魅力。

  受疫情影响,“中和韶乐”于2020年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在各个节假日与广大观众见面。此次“中和韶乐” 再度与观众见面,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首场线下演出,场内限定人数为80人。

  今年“五一”亮相的“中和”有了新变化,首次为观众展示了新近研究、排练的明代祭祀和宫廷宴飨曲目,时间跨越了明、清两个朝代,让现场观众穿越600年的历史,感受中国古代皇家音乐的独有风采。

  在30分钟的整场演出中,观众可欣赏到中和之曲、明朝乐章、导迎乐、合欢曲、绿水青山等多首古代乐曲,其间还穿插乐曲介绍。清代宫廷乐曲《绿水青山》、现代经典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是首次面向公众演奏。演出现场特别安排了互动环节,观众被邀请登上舞台,用木质乐器柷和敔与演员一起合奏。

  据天坛公园神乐署雅乐中心副主任霍燚介绍,去年10月,“中和韶乐”展演舞台启动了改造工程,灯光、舞台、音箱、多媒体系统都进行了升级,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增强了舞台的灯光色彩和视觉效果,将祭祀音乐和宫廷音乐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中和韶乐”是明清两朝用于国家祭祀天地、祖先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专用礼仪性音乐,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西周雅乐。明初,太祖朱元璋将雅乐更名为“中和韶乐”,清朝沿用。“中和韶乐”也被称为八音乐,采用金、石、丝、竹、土、木、匏、革八种材料,制成编钟、搏钟、编磬、笙、琴和瑟等16种乐器进行演奏。

  为了让“中和韶乐” 真正“”起来,天坛公园聘请清史、古建、宫廷舞等方面专家以及资深音乐家查阅古籍史料,挖掘和整理“中和韶乐” ,并于2004年在天坛神乐署对外演出“中和韶乐” 。

  据天坛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和韶乐” 作为中华礼乐文化的重要标志,被誉为“华夏正声”。多年来,公园坚持研究探索,希望研究出更多新“老曲目”,让观众了解天坛神乐署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和韶乐” 的文化魅力。(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