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中南海最近的城市湿地公园迎来首个夏季
北京市西城区西海湿地公园是京城核心区内唯一的湿地公园。图为公园中的开阔水域。(摄影: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西海湿地公园中,种植了睡莲、再力花等大量水生植物。(摄影: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北京市西城区西海湿地公园内,矗立着元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的塑像。西海附近水域自元代起被称为积水潭、什刹海。(摄影: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 陈建)盛夏时节,位于北京市中心的西海湿地公园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座京城核心区内唯一的湿地公园,与中南海属同一水系,今年迎来了改造建成后的第一个夏季。
在北京,北海、中海、南海并称前三海,西海、后海、前海则称后三海。六海原是古永定河故道的洼地,后因潴水而形成湖泊湿地。六个相互连通的湖泊,构成古都内城的庞大水系。自金代起,西海、后海、前海水域因种植白莲,而得名“白莲潭”,元代起被称为积水潭、什刹海。
2018年,西海开始整治改造,打通环湖邻水步道,拆除景区内53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设,并于去年底,把这片自然水域提升为北京核心城区内唯一的湿地公园。
改造建成后的西海湿地公园占地总面积10.9公顷,恢复了西海历史上的湿地景观风貌和本地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同时结合历史文化以及湿地科普知识和游览休闲,打造既朴野自然、又具有文化特色的湿地公园。
走在1450米的环湖步道上,随处可见七八只、十来只野鸭组成一队,或在水中游弋,或在岸边栖息。新增加的500平方米野鸭岛和两个约800平方米生态浮岛,给水鸟创造了栖息环境。
除增加野生鸟类栖息地,西海湿地公园最吸引人的是约2万平方米的水生种植区,有荷花、菖蒲、芦苇、水葱、千屈菜、再力花等50余种水生植物,涵盖了挺水、浮水、漂浮等多种类型。
环湖步道上,相隔不远处,便竖立着科普知识说明牌:睡莲可吸附重金属、净化水质;水葱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磷酸盐及重金属有较高的除去率;菖蒲具有去病、药用价值,同时还能驱除蚊虫;大面积的芦苇不仅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所形成的良好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
67岁的陈素环,全家五口在什刹海地区住了40多年,现落户在西海边的板桥二条。她最开心的是湖边两家餐厅一家拆除、一家停业,被餐厅圈占的沿河栈道归还给了市民,每天早晚都可以到湖边休闲散步。
西城区是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地和800多年的建都地,也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等党和国家首脑机关的办公所在地,以及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西海湿地公园只是一个缩影。因地制宜“留白增绿”,大尺度拓展绿色生态空间,给城市高质量发展绘出葱郁底色,让绿茵秀水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北京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2018年与1980年相比,北京全市森林覆盖率由12.8%提高到43.5%,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1%提高到4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978年的5.1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16.3平方米,增加了2倍多。
从2012年到2017年底,北京累计完成平原造林117万亩,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4.85%提高到27.81%,增加了近13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以“郊区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一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中心城休闲森林公园”为骨干的三级城市森林公园体系。(完) 【编辑:陈建】